今天是:

关于举办第五届“广汇源杯”智慧水利创新大赛的通知

来源:广东省水利学会 发布日期:2025-04-21
字体: [大] [中] [小]

各有关高校师生:

  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鼓励广大高校学生参与智慧水利的创新实践,促进创新型、复合型水利人才培养,广东省水利学会、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第五届“广汇源杯”智慧水利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大赛旨在激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智慧水利创新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在未来创新实践中更好展现才能提供机会,搭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信息桥梁,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大赛的主题与内容

  (一)大赛主题

  智慧水利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科技支撑水生态可持续

  方向1:水文模拟及水资源评价

  方向2: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方向3: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方向4: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

  (二)组别分类

  大赛分为两组:

  1.研究生组;

  2.本科生及高职高专生组。

  (三)比赛内容

  大赛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内智慧水利建设需求,聚焦"智慧水利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科技支撑水生态可持续"主题,要求参赛作品提出安全、高效、优质的智慧水利创新方案。重点考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评价、水生态与水环境治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过程及协调调度、智能水利与水环境融合、水利工程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等方向的智慧化实践,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与传统水利方法深度融合。具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系统智能模拟与联合调度、涉水要素智能监测、水务设施智慧运维、水生态修复、水旱灾害防御等应用场景;特别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研究、农村智慧水利、双碳目标下水资源优化调度等跨学科创新,作品形式涵盖技术设计、系统研发、案例分析及理论方法创新。

  三、组织机构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水利学会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技报社

                    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

                    广东省智慧河道与生态河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深圳市水务学会

                    深圳市水利工程行业协会

  (二)机构设置

  为做好赛事的组织保障工作,确保大赛的顺利举办,经研究,本届大赛决定成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工作(附件1)。

  因工作需要,以组委会名义印发的文件由广东省水利学会代章。

  四、参赛条件与要求

  (一)参赛要求

  参赛人员为普通全日制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欢迎港澳高校学生报名参赛,具体要求如下:

  1.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且每位参赛者仅限报1个团队,报名参赛时需提供有效学生身份证明。

  2.报名参加本科及高职高专生组的参赛团队中不能含研究生成员。

  3.团队可邀请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4.欢迎水利、环境、生态、地理、海洋、建筑土木、交通、力学、农业、计算机与软件、自动化、信息通讯、船舶、机械、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自由组队,鼓励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

  (二)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形式与题目不限,题目由参赛者选定,应体现智慧水利相关理念与内涵。

  2.参赛作品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由知识产权引发的纠纷,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3.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4.所有参赛作品需为在校学生原创,严禁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作品参赛;严禁抄袭剽窃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加过本竞赛且成果无重大突破的不得再次参赛。如有违反者,组委会将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收回已获奖励。

  5.初赛作品提交形式为电子版,包括方案说明书、计算书(如有)、图纸(如有)、视频材料(如有),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6.复赛作品提交形式为电子版与纸质版,电子版包括但不限于方案说明书、答辩PPT、计算书(如有)、图纸(如有)、视频材料(如有)等,其中电子版材料须在复赛前规定时间内提交;复赛答辩PPT提交截止时间为答辩前两天,后续若存在修改,请参赛团队在答辩当天携带U盘提前拷贝到会场电脑。

  7.复赛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作品汇报答辩时可采用PPT演示、视频/实物模型展示讲解、软件试运行等多种形式。

  五、大赛程序与组织环节

  (一)报名

  组委会将在各相关新媒体平台发布大赛通知,欢迎各高校相关专业积极组织申报,并将报名表(附件2)发到大赛专用报名邮箱。

  邮箱主题请采用:“学校二级单位名称+第五届智慧水利创新大赛报名”,邮件附件文档报名表命名格式为“学校二级单位名称+团队名称”。

  (二)初赛作品提交

  通过报名的参赛团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参赛团队请及时关注大赛官方QQ群和微信群了解最新动态。作品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发送邮件至大赛专用邮箱,邮件主题为:“团队名称+第五届智慧水利创新大赛初赛作品”,各参赛队伍压缩材料文档命名格式为“团队名称+作品名称”。

  (三)初赛作品遴选

  大赛举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成绩遴选优秀作品进入复赛(评审原则与评判标准见附件3)。

  若入围复赛的团队放弃继续参赛,需在公布复赛入围名单后的三天内通过邮件方式向大赛举办方提交弃赛声明,避免影响后续参赛(弃赛声明模板见附件4)。

  (四)复赛优化作品提交

  入围复赛团队的作品应在初赛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后提交作品,优化完善的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发送邮件至大赛专用邮箱,邮件主题为:“团队名称+第五届智慧水利创新大赛复赛作品”,各参赛队伍压缩材料文档命名格式为“团队名称+作品名称”。

  (五)复赛答辩与颁奖

  复赛采用现场展示与答辩的形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方案说明书、PPT演示稿、计算书(如有)和实物展示等。复赛由大赛邀请专家作为评委,并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现场答辩、作品展示和专家评审。所有参赛队伍答辩完毕后,组委会将根据评审结果公布获奖名单并现场颁发奖项。

  六、大赛时间安排

  大赛开展时间:2025年4月至10月

  报名开始时间:2025年4月18日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5月30日

  初赛成果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7月31日

  公布入围复赛名单时间:2025年8月中上旬

  复赛优化成果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9月30日

  复赛答辩与颁奖时间:2025年10月中下旬

  七、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优秀作品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其中优秀作品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励如下:

数  量

一等奖

3项

奖金:¥5000元,颁发奖项证书

二等奖

9项

奖金:¥2000元,颁发奖项证书

三等奖

18项

奖金:¥1000元,颁发奖项证书

最佳实践奖

若干

奖金:基础奖金+¥2000元

优秀奖

若干

颁发奖项证书

优秀指导老师奖

若干

颁发奖项证书

入围复赛环节团队均有精美纪念品

  各奖项数量可根据报名参赛队伍数量及晋级复赛队伍数量适当调整;最佳实践奖由专家单独推荐,可与其他奖项同时获得,奖金在原基础奖金上增加2000元。

  八、公示与异议

  大赛设置公示异议制度,初赛晋级名单和复赛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方指定平台进行公示,公示设置异议期,期限为3个工作日。

  异议期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均可提出异议,由大赛组委会负责受理。异议的提出均须以实名书面形式,并提供明确的证据与线索,申诉应由当事人(单位)提出。

  大赛组委会在收到申诉后1个月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九、其他事项

  本大赛解释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若受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需要调整赛程的,大赛会作相应调整并及时发布通知。

  大赛专用邮箱:gdszhslcxds@163.com

  大赛官方QQ群:482698505

  联系人:姜晓天 13824370804

  陈荣概 18813297514

  王国梁 17350297879 


  附件:1.第五届“广汇源杯”智慧水利创新大赛组委会名单

             2.报名表

             3.评审原则与评判标准

             4.弃赛声明

             5.方案说明书模板




广东省水利学会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25年4月17日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