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除害,治水兴粤。五年来,广东坚定不移把治水兴水作为“1+1+9”工作部署重要内容,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的水安全屏障。
一座座堤坝守护着江河安澜,一条条碧道绵延交错,串起秀美山川,一滴滴清泉潺潺流淌,滋润百姓心田,一幅幅治水安民、兴水惠民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省水利厅表示,未来将通过聚力实施“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系统构建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体系,促进我省水利事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骨干网络
5年来,为破解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难题,省委、省政府立足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我省兴起了新一轮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热潮,全省水利基础设施骨干网络不断完善。
“开闸通水!”2021年6月,随着韩江鹿湖隧洞引水工程指挥长的一声令下,滔滔韩江水奔涌向前,如期进入揭阳各自来水厂,200万揭阳人民如愿喝上了甘甜优质的韩江水,极大缓解了揭阳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成为广东持续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水惠及民生的一大缩影。
根据省水利厅正在聚力实施的“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在“十四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加快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万里碧道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农村水利保障工程、智慧水利工程、水文现代化工程和水利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8大工程,建设五纵五横的水资源配置网、江河安澜的防洪安全网、秀水长清的万里碧道网、优质普惠的农村水利保障网、协同高效的智慧水利网等5张网,推动水利现代化水平迈进全国第一梯队,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其中,建设以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干流为“纵”,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珠中江供水一体化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为“横”,构建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市、受益人口超7600万人的“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成为破解广东省水资源供给问题的“关键一招”。
一座座大坝拔地而起,一道道堤防加高培厚,一条条跨区域输水渠道穿山越岭。区域经济、人口重心和水资源重心的“错配”现象,正在随着广东“大手笔”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改善。
万里碧道提升百姓幸福感
2018年以前,茅洲河、练江曾一度是珠三角、粤东污染严重的两条河流。2018年,广东打响河流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全省8万余名五级河(段)长广布各地市、县区,横跨多个职能部门,破解“九龙治水”难题,使得如今茅洲河、练江均实现了脱胎换骨。
在汕头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多条小河从村里淌过,汇入练江,岸边绿植葱郁,农家小院倒映水中,别具一番水乡韵味。“水不臭,空气也好,比城里住得还舒服,现在已经是‘网红村’,一到周末就很热闹。”村民翁育文开心的说。
一步步补齐“生态账”,波光粼粼、水鸟翩翩的美丽江河正在重回广东。近5年来,广东啃下治污“硬骨头”,找回了“水乡秀色”,以茅洲河、练江为代表的全省河湖环境明显改善。2018至2021年,广东河湖长制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与此同时,高质量万里碧道建设,正在成为新时代广东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极具特色的亮丽名片。
信宜市东江河,这里偏狭一方,人迹罕至。通过建设“锦江画廊”碧道,把6镇(街)57村串联成“珠”,农田、溪流、山林等原生态村野风光相互掩映,廊桥连岸,叶绿两岸,不仅水更美了,人气也更旺了,乡村振兴有了产业依托,沿线30多万村民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期盼。
据省水利厅介绍,经过近三年来的建设,广东万里碧道已取得初步成果。2021年我省已建成碧道2900公里,碧道河段水质明显改善,水质优于Ⅲ类(含Ⅲ类)河长增加232.3公里,黑臭水体全面消除,生态岸线增加1169公里,生态岸线从35.7%增加至55.6%。
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7800公里碧道,全省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网络基本成形,使涓涓清水润泽南粤大地,实现江河安澜、秀水长清,不断提高广东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进故事
提前四年实现
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织密供水网络,打通农村安全饮用水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起,广东启动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
一座座水厂、泵站拔地而起,一个个深井、水池开挖完善,一条条输水管道进村入户……广东加大统筹涉农资金投入,克服地形、水源分布、供水规模等差异迎难而上,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建设规模化工程或小型工程,筑起农村供水保障网。
“一想起不用再担心没水喝,心里就特别踏实。”2021年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修到了家门口,韶关市新韶镇黄浪水村村民刘远珠轻拧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潺潺流出。
小小一滴水,折射民生大变化。2021年底,广东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顺利完成,提前四年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截至去年底,我省13个市65个县(市、区)剩余未实现集中供水的525万人基本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同步带动提升了180余万农村群众的供水保障能力,实际受益人口达到700余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水质合格率达到90.4%,全省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省水利厅表示,接下来我省还将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实现城乡供水“三同五化”,即“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从根本上有效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种饮水问题,建设优质普惠的农村水利保障网。
五年掠影
●2021年底,广东现有水库7922座,规模以上水闸8312座,堤防总长度2.89万公里(其中海堤长度全国第一),有效灌溉面积2665万亩。
●2021年底,广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水质合格率达到90.4%。
●2021年底,广东已建成碧道2900公里,水质优于Ⅲ类(含Ⅲ类)河长增加232.3公里,生态岸线增加1169公里,生态岸线从35.7%增加至55.6%。
●“十三五”期间,广东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72.3%提升至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