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水文分局会同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防御所,就珠江口咸潮上溯研究的必要性、目的意义、研究基础、技术方法和特征规律等进行交流探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广州水文分局局长王质军及咸潮预报团队、珠科院防御所何用所长一行参加会谈。
珠江口咸潮上溯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珠江口(伶仃洋)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来水减少、河道下切、海平面上升和天文大潮等原因,珠江口的咸潮上溯边界不断北移。极端时期,已经到达广州的东部和南部水源地、东莞的主要水源地,对城镇居民的供水安全产生了影响,因此,国家和省、市供水保障部门高度关注此问题。
省、市水文部门以“把脉江河、服务民生”为己任,在数十年的人工含氯度滴定监测的基础上,采用自动监测技术加密咸潮监测站网,并加强咸潮预测预报工作,在预报咸潮上溯的上界、峰值、过程等特征规律研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珠科院咸潮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珠江河口咸潮上溯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咸潮对供水、水环境、水生态安全等的不利影响及防控技术难题,依托“珠江河口防咸防潮试验大厅”“咸潮机理及调控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利用原型观测、遥感技术、数值模拟、实验室检测、物理模型等多元技术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双方一致认为,要在珠江口咸潮上溯问题上实现“三个共享、一个目标”,“三个共享”即数据共享、技术共享和成果共享,“一个目标”即破解咸潮上溯难题、支撑供水安全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