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总工会正式印发《关于命名2025年湛江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评定周期性复核创新工作室等次的通报》,湛江水文分局吴瑞钦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这标志着湛江水文领域首个以一线技术骨干命名的市级劳模工作室正式获批筹建,将为湛江防风防汛和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注入新动能。
湛江作为沿海城市,受台风、暴雨频繁影响,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水文测验能力与服务效能需进一步提升。为进一步打造水文技术创新“孵化器”与人才成长“蓄水池”,助力区域水文产业升级,湛江水文分局启动了吴瑞钦劳模工作室申报工作。吴瑞钦劳模工作室的申报,是为了依托劳模引领作用,进一步破解本地水文工作“急难愁盼”的问题。申报方案明确四大核心技术课题:水空两栖智能飞行测流系统、M9超远程传输电台、超声波时差法测流系统、视频测流系统,均为补强本地水文工作的短板。
工作室领衔人吴瑞钦现任湛江水文分局副局长,曾获“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大赛”一等奖,还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粤技术能手等称号,并于201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作室除领衔人外,其他成员共11人,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6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水利技术能手1人。团队成员涵盖水文监测新技术新设备研发、软件编写、数据分析等多个方向,形成了专业互补、能力突出的攻坚梯队。湛江水文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吴超群表示,吴瑞钦同志扎根湛江水文一线28年,对沿海水文特性、监测难点非常熟悉,他牵头组建的团队能让技术攻关更贴实际、更有效率。
吴瑞钦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湛江水文技术攻关高地、水文人才培育基地”的“双基地”定位,明确具体落实方向:聚焦沿海水文特色,将“科研论文写在湛江江河海岸线上”,既以技术攻关破解防风防汛、水资源管理等实际难题,也通过系列举措培育懂技术、接地气的水文人才。吴瑞钦表示,后续将重点推行四项核心机制构建育人与攻关体系:一是“师徒结对”育人机制,由每位高级工程师定向带领2至3名青年技术人员,强化专业技能传承;二是“水文应急实战演练”机制,每季度组织实战训练,提升团队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业务知识常态化学习”机制,每月开展业务知识讲解,覆盖水文监测、数据分析、设备运维等核心领域,夯实理论基础;四是“知识成效检验”机制,每半年进行一次业务知识答题比赛,以赛促学检验学习成果,激发团队钻研热情。
湛江水文分局通过四项机制构建育人与攻关体系,力争将工作室打造成“既能攻关、又能育人”的双功能平台,为湛江市防汛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036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