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东江局:携手共护家乡河 碧水南流润粤港

来源: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03-27
字体: [大] [中] [小]

  东江,岭南大地的母亲河,河源、惠州、东莞、广州东部、深圳,以及香港的主要水源,誉为政治水、生命水、经济水,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

  近日,在迎来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之际,省东江流域河长办会同流域广州、深圳、韶关、河源、惠州、东莞六市河长办共同签订了《广东省东江流域守护家乡河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发布了《广东省东江流域守护家乡河行为公约》,这是深化“流域+区域”协同治水、共建共治共享“最美家乡河”的具体举措,也是近年来东江流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水和谐的生动例证。东江“最美家乡河”这一国字号荣誉,彰显的是东江的河流之美、家乡之情,更鞭策人们要守东江之美、护秀水长清。

  ——东江之美,源于流域各级河长的巡河领治

  东江流域各地市2018年底全面建立河长制,2019年全面建立湖长制,河湖长体系延伸到村一级。省政府领导亲自担任东江省级河长,各地市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东江市级河长,东江流域共设立五级河长4.7万名,湖长172名,实现了流域江河湖泊管护全覆盖。各级河长湖长发挥“头雁”作用,紧盯水污染防治攻坚、河湖治理等突出问题,实现巡河巡湖常态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流域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推动解决了大批河湖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巡河发现问题整改率逐年提高,2022年河湖问题整改率达99.18%。

  为正向激励和促进河长湖长主动作为,履职担当,提高巡河效率,广州市创新推出《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地方标准,深圳印发《深圳市河长湖长履职手册》,让河长湖长履职监管更加有力,是推进河湖治理的重要抓手。

  ——东江之美,源于流域+区域的协同共治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省东江局”)积极发挥流域统筹协调作用,于2018年携手东江流域各地签订《共建美丽东江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在全省建立流域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主要跨市断面水面漂浮物监测机制,并聚焦跨界河湖问题治理,统筹推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联防联治,通过实地调研、专题会商、签订协议、联合执法巡查等形式,先后推动新丰江、谢岗涌、桥陇河、鹅公岭河、水贝河等15条跨界河流有关问题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域+区域”协同治水工作机制。

  2020年12月以来,省东江流域河长办成立,随着省东江流域河长办联席会议等6项制度的出台实施,东江流域片区治水统筹协调得到进一步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流域上下凝聚起协同治水的强大合力。

  ——东江之美,源于流域水资源的科学调度

  自2008年以来,省东江局认真落实《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率先在省内实施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再到“后汛期+枯水期”水量调度,到“汛期+枯水期”全年无间断水量调度,通过精心编制调度计划、实时监控水量水质、积极组织会商交流、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扎实开展巡查监督、定期发布调度信息、推动出台水量调度管理立法等举措,汛蓄枯放,蓄丰补枯,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配工作机制,推动了流域水资源集约利用,大大提高了东江流域尤其是对香港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008年东江流域实施水量调度以来,东江流域地表水供水总量累计超过1390亿立方米,其中对香港供水累计达108亿立方米。特别是2020年-2022年成功抵御东江60年来最严重旱情,实现东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供水可持续、咸潮可控制的目标,有力保障东江流域各地及对港供水安全。

  ——东江之美,源于流域水安全的有力保障

  东江流域治水安澜,水利建设成就巨大。流域建有堤围2000多公里,东莞大堤、惠州大堤等重点堤围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流域建成了新丰江、枫树坝及白盆珠等一大批水库,有效调节东江洪枯流量,成为流域中下游城市和人民安全的坚固屏障。

  近年来,省东江流域管理局以“持久水安全”为目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不断完善全流域防洪体系。通过建立流域联防联控防洪调度协调机制,健全流域防洪预警预案,完善《东江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并组织实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防洪调度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夯实了流域和省界水库防洪调度基础。同时,有效落实流域防汛备汛检查、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值守、会商预警、应急响应、省级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强降雨防御督导检查、抢险物资调运等工作职责。自2015年以来,按上级调令先后调运17批次防汛抗旱物资,有力支援了阳江、汕头、汕尾、惠州、河源、清远、韶关等受灾地区的抢险救灾,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东江之美,源自流域河湖面貌的持续好转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省东江流域河长办、东江流域各地市加强流域和区域的联防联控、共保共治,2020年底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级以上市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东江流域监测的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并总体表现日益趋好,推动东江流域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好转。同时,碧道建设引领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提升、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等5大措施落实见效,推进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22年底,东江流域各地共完成约1518公里碧道建设,约占全省完成公里数的29.2%。广州增江碧道光辉大桥—初溪拦河坝段、深圳大沙河碧道、东莞华阳湖碧道被评为广东省“最生态碧道”,成为区域地标和人们亲水生活的“网红打卡点”。

  ——东江之美,源于全民“志愿治水”的倾心守护

  近年来,省东江局通过设立跨界河湖志愿者和“民间河长”、组织护河志愿服务培训交流活动等形式,努力搭建流域民间治水合作交流平台,与流域各地协同开展全民志愿治水工作。据统计,东江广州、深圳、韶关、河源、惠州、东莞等6市现有注册志愿者达800万人,其中护河志愿者达50万人,年均组织巡河护河活动达1.6万场,涌现出“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广东十大民间河长”等优秀护河志愿者,民间河长和护河志愿者在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东江“最美家乡河”的无私奉献者、忠诚守护者和最佳见证者。


  附:广东省东江流域守护家乡河行为公约

  东江,岭南大地的母亲河、家乡河,孕育了无数南粤儿女,承载着流域各地居民及外行游子的乡情和眷恋,是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守护家乡河,让绿水长流、秀水长清、乡情常在,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此,请共同遵守如下公约:

  一、自觉节约用水。转变用水方式,增强节水意识,培养科学节约用水习惯,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推动水的循环利用,积极参与节水活动,传播节水经验知识,制止用水不良现象,让节约用水成为社会新风尚。

  二、保护河道工程。不破坏河堤,不在河滩地上围垦种植养殖,不在河道管理范围乱采、乱占、乱堆、乱建。

  三、爱护河流环境。不往河边(内)倾倒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不往河边(内)排放污水,不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违法违规渔业养殖、畜禽养殖等活动,勇于劝阻沿河扔垃圾、排污水等破坏河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四、关爱河流生态。不乱砍伐水源区林木,保护河道岸线植被,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以及河流湿地生态空间保护。保护河流水生动植物,不违规捕鱼、垂钓和放生,对电毒炸鱼、非法捕杀河流野生动物及破坏植物资源的行为坚决说“不”。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