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水科院:祝贺!水科院荣获第九届 “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称号

来源: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1-11-26
字体: [大] [中] [小]

  11月23日,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通报了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评选结果,水科院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水科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全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进行谋划,两个文明一起抓、一起要,以党建带文明促发展,在支撑服务全省水利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出新担当、新作为、新业绩,全院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一是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水科院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健全“党建+文明创建”机制。在2017年第七次党员大会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共享水科院,争创文明单位。制定《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规划》,系统性开展全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发挥广大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创建“广东水利红色传承讲习所”,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方式。

  二是内强素质,夯实发展基础。制定《职工文明守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科研生产工作,激励干部职工爱国敬业、诚信奉献。将红色教育基地观学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实践结合,激发干部职工爱国热情。打造“职工之家”“团青之家”“妇女之家”和“道德讲堂”,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道德经典诵读、职场礼仪等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定期组织文明优美办公室评比,开展文明餐桌、节水节能和垃圾分类宣传,绿色低碳的文明工作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三是力求实效,实现发展新突破。水科院始终以服务广东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推动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获批国家、省部级和地市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5项。获各级科学技术奖28项,获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7件,首次获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新获6个科研创新平台,3个资质及资信评价。牵头高质量完成《广东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率先开展《高标准建设广东万里“碧道”工程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参与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被中央办公厅采纳。承担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技术攻关,在历次水利防汛抗洪救灾、重大工程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科学参谋作用,2019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四是注重传承,营造发展新氛围。邀请院内各级劳模和“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代表座谈,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和新时代水利精神。组织业务技能比赛,培育创新工作团队,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杨光华入选2019年广东“最美水利人”,被推荐参评第三届全国“最美水利人”,刘霞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邱静被授予南粤巾帼十杰和广东三八红旗标兵,陈嘉颖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开展建院60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和纪念广东水利试验基地建设20周年活动,提升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标准建成院荣誉室和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办好职工食堂,持续优化完善办公大院和飞来峡试验基地设施建设,办公和生活环境明亮舒适、井然有序。

  五是热心公益,传播发展正能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节水护水志愿宣传。疫情期间积极参加疫期防控各项工作,开展线上志愿服务。每年组织慈善爱心捐款活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开展敬老慰问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孝德关爱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慰问送暖活动,探望住院和特殊困难职工。开展“解决小诉求 凝聚大力量”活动,建立职工小诉求档案,解决群众揪心事。

  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科研攀登永远无止境。水科院将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用文明创建的成果推动水利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在建设全国一流省级水科院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为推动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