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广东:提升水治理能力 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日期:2025-01-14
字体: [大] [中] [小]

  回望2024年,广东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在水利部的有力指导下,广东省水利厅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锚定加快构建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等任务目标,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升水治理能力和水平,水利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持续扩大水利有效投资

  加快构建广东安全韧性现代水网

  《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系统谋划和储备了总投资超1.3万亿元的省级水网骨干项目,加快构建和完善广东水网“纲目结”。印发《关于推进“两手发力”助力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各地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搭建水利项目融资暨“政银企”合作对接平台,营造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加快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62亿元,连续两年超千亿元规模。

  发挥省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统筹加快推进清远市黄茅峡水库、梅州市长潭水库扩建、雷州半岛灌区、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西江大湾水利枢纽、大湾区堤防巩固提升工程和东江、韩江、北江、鉴江干流治理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韩江、鉴江干流治理工程已立项。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挡加速。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2024年1月通水、6月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累计供应3.25亿立方米西江水。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部进场施工,9条支线隧洞顺利贯通,管线施工累计完成48%。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总体方案和建设计划印发实施,试点项目全面开工,致力将雷州半岛打造成独具热带风情的绿美半岛。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全线15台盾构机全部始发,隧洞开挖累计完成90%。广州北江引水工程2024年7月通水,有效解决广州北部片区供水需求。


  筑牢“三道防线”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完成先行先试3部水利测雨雷达建设,水文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项目加快实施。持续夯实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构建精准的水情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流域水工程统一调度决策支撑。在应对北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防御中,利用“第一道防线”提前2天预报北江可能发生50年一遇特大洪水,利用“第二道防线”提前1天更新预报洪水重现期将达到100年一遇,在主要支流出现洪峰后利用“第三道防线”开展下游洪水演进预报,为北江洪水调度提供了超前精准的决策支持。

  2024年汛期,广东坚持全程监测研判风险,建立了“洪水来了早知道”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突出做好江河洪水预警、山洪灾害预警、水库泄洪预警“三个预警”。据统计,汛期省级水利部门和全省水文部门累计简报快报7941份、预报预警935份、发送洪水预警信号597次,处置山洪灾害预警5534个,发出预警信息45.9万条。持续优化完善调度机制,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汛期共组织调度运用1017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87亿立方米,避免了318个(次)城镇、60万亩耕地受淹,避免约129万人(次)转移。同时提前抓好水库蓄水保水,汛末全省大中型水库总蓄水较多年同期增加19.67%。

  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广东启动实施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堤防达标加固建设405公里。新开工建设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50宗,主体完工15座。新开工建设中型水库4座,加快建设小型水库3座,实施除险加固水库大中型12座。完成43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投入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资金9 127.45万元,完成了7 198座水库,16 669公里堤防的普查工作。


  加强乡村水利建设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广东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积极推进农村供水保障、灌区现代化建设、小水电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更有力。

  在农村供水方面,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农村供水格局不断优化,规模化率提升至87%。强化县域统管,全省涉及农村供水任务的县域基本建立了统一管理机制,其中有60个县(市、区)已全面实现专业化管理。树立典型样板工程,推动肇庆市高要区等20个省级农村供水“三同五化”示范县建设。强化制度保障,2024年3月1日正式实施《广东省农村供水条例》,省直10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日常运维、信息化管理等指引导则。

  在灌区建设方面,全面推动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在全省大中型灌区一张图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灌区分级管理复核确认,为灌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恩平西坑水库灌区纳入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试点,台山桂南水库灌区纳入水利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535,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建立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储备库,271宗项目入库管理,42宗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获省级及以上资金支持。完成雷州半岛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动小水电分类整改,有生态流量泄放任务的小水电站8 200余座已全部接入省级监管平台,生态流量稳定达标,在线率和达标率保持在90%、80%以上。出台全国首个反映生态修复治理成本与效果的小水电电价政策,将生态流量的达标率与上网电价相挂钩。持续开展小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完成电站大坝安全评估任务680宗,全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电站220宗。全省培育近30座小水电站开展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


  深入实施河湖长制

  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全省五级河湖长责任体系持续压实,省市县镇村五级3.8万名河长2024年度累计巡河274.8万人次,发现和整改12.3万个问题。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累计完成约4.26万宗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清理整治,清理违规侵占建筑物面积1434万平方米。

  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年度建成万里碧道930公里,全省已累计建成7 209公里。出台了地方标准《碧道工程规划设计导则(DB44/T 2569—2024)》。发布总河长令《关于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的令》,在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基础上,升级打造绿美碧带,重点推进32宗省级绿美碧带项目,建设总长度达336.8公里。全面建设幸福河湖,分别入选全国首批和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广州市南岗河、汕头市莲阳河已完成项目,加快建设第三批全国幸福河湖广州派潭河、湛江大水桥河、云浮大南河项目和29条省级幸福河湖。上线试运行“广东亲水地图”,首批上线了200多个亲水点,在广州、深圳试点打造1小时亲水圈。

  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连续两年利用冬春时节组织全民参与水塘河道清淤。2023年冬至2024年春累计清淤河道8552公里、水塘超1.58万个,清淤总量5324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明显改善水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提振基层参与治水的热情。2024年10月,发布总河长令《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12月召开全省水塘河道清淤推进会,高位部署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动员社会积极参与水塘河道清淤工作,至年底已完成清淤1 461万立方米。

  绿色水经济蓬勃发展,推动“10﹢2”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6亿元,13宗项目已开始投入运营,2024年度累计吸引游客2339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7.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1600个,实现了治水兴水的良性循环,探索了“以水兴城、以水兴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省目前共谋划绿色水经济项目253个,总投资超500亿元。同时,广东积极推动成立水经济促进会,开展水经济统计建设,研究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支流完成全省首宗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强化水资源保障

  全面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

  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约束性指标任务,有效落实《广东省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实施五大流域水量统一调度,落实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全省18条重点河湖23个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面达标,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安全全面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考”实现“十四五”三连优。从严从细规范水资源管理,强化取用水全流程监管。组织落实“双随机”检查、计划用水、水资源调度、水资源有偿使用、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及预报预警机制。推进用水权改革,东莞市在全省率先印发《东莞市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广东首宗水权交易(广州、惠州区域水权交易)成功续签,总交易金额1200万元;佛山市高明与三水两区实施了广东首宗地下水水权交易,清远市成功完成了5宗取水权交易。全年“稳定、安全、优质”保障香港、澳门供水。

  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将广东省节约用水条例纳入省人大立法计划,制定发布公共机构等4项节水载体评价地方标准,规范载体建设程序内容。新增6个县(区)通过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技术评估,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的任务要求,国家水效领跑者称号数量全国领先。成立全国首家省级节水协会,全省累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超60宗,有3宗项目入选国家合同节水典型案例,陆续落地“节水贷”融资服务项目6宗,单笔“节水贷”金额超过3500万元,有力支持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全面实施智慧水利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初步构建物联、数联、模型、知识库统一的省级数字孪生平台,整合41个已建系统,接入4.8万个监测站点,构建7类、497个专业模型实例。推进数字孪生流域试点建设取得新成效,数字孪生北江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名单,在北江2024年4月两次编号洪水期间投入实战化运用,精准预报入库流量,确定水库控泄调度目标,支撑防洪“四预”;北江流域防洪联合优化调度成功列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典型案例名录。数字孪生东江实现对新丰江等3座水库精准调度,提升大湾区水资源保障能力。数字孪生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与物理工程同步交付,提升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高效运营能力。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技术与水利业务融合创新。


  数说2024年广东水利成果

  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6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全年全省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245亿元,使用规模全国第一。

  启动实施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堤防建设405公里,新开工建设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50座,主体完工15座。

  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的总蓄水量为228.47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增蓄21.98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量增加16.54%,枯水期主要调度水库向河道补水52.9亿立方米。

  全省农村供水规模化率提升至8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3%,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535。

  全年建设万里碧道930公里,全省累计建成碧道7209公里,大力推动省级32宗绿美碧带和29宗幸福河湖项目。

  全年全省清理整治河湖库“四乱”问题3 695宗,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办理水事违法案件2403件,结案1759件。

  全省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90.71%,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

  全省95%以上非农业取水量、万亩以上灌区渠首取水基本实现在线监测计量,规模以上非农业取水口在线监测计量提升至96%。

  全年新增15所节水型高校,新增3个省级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新增建成29个节水型标杆企业和1个标杆园区。

  保障港澳供水安全,对香港、澳门分别供水8.18亿、1.05亿立方米。


  展望2025年广东水利

  展望2025年,广东水利系统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聚焦广东水网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用水管水体制改革等方面,改革攻坚、担当作为,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水利力量。

  ●加快构建现代化广东水网。以省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水网建设,完善水资源配置网和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

  ●拓宽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渠道。推动出台水利领域财政支持政策,推动开展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确权,盘活水利工程资产,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探索组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推动用水权、水土保持等价值向资产、资本高效转化。

  ●深化用水管水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合理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定价机制,配合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坚持工程建设、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三管齐下”;健全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强化乡镇水利管理能力建设;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立健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建立流域与区域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文现代化管理体系。

  ●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推动出台《广东省河湖长制条例》;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与处置机制;健全流域和区域河湖共治机制,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打造绿美碧带,全面建设幸福河湖。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