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守望河湖 致敬时代

来源:本网(广东省水利厅) 发布日期:2019-09-11
字体: [大] [中] [小]

  江河奔腾万里而不息,治水历经千古而不衰。

  在东江下游、珠江口东岸的这个城市,669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东引运河环抱全城,东江干流横亘东西,石马河水纵贯南北,122座中小水库点缀其中,松湖烟雨山水一色,同沙映翠曲径通幽,华阳盛景鸥鹭齐飞。这就是东莞,岭南水乡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倚水而居、因水而兴的现代化都市。


见得着·繁花和硕果

  早在宋代,东莞就已筑陂开渠、修堤建闸,虽代代相继苦干,新中国成立前东莞却仍水害频频,洪、涝、旱、咸、潮五患肆虐,人民苦不堪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东莞人民,因地制宜大兴水利,防洪潮之汹,排涝泽之浸,党领导下的东莞水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河湖日益安澜,百姓安居乐业。

  经历70年的艰苦奋斗,不断的建设、经营和更新改造,东莞水利事业亮点纷呈。这里兴建水库122 宗,水库总库容4.1 亿立方,兴利库容2.47 亿立方。建有水闸360 宗。建设投入运行泵站232宗,机组735台,装机容量172072.5千瓦。修筑堤防128 条,堤防总长951.3公里,投资17.16亿元建设的66.68公里东莞大堤,为广东省十大重点堤防之一,防洪标准100 年一遇。开挖有广东省最长的人工运河--东引运河,全长102公里,自东-北-西三向流经15个镇(街),形成环绕全市的“护市河”。  

  近十几年来,水务事业建管并重,东莞动作频频。全市先后开展面上水利工程维修加固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消除480多宗面上水利工程维修工程隐患,完成 9 宗省大小型水库议案工程、87宗小型水库达标工程,消除小型水库安全隐患。

  投资50多亿元实施四个批次水利防灾减灾计划,完成江河海堤达标加固690.22公里,新建、改建或加固水闸132座,新建或改建排站116座,新增装机容量10.376万千瓦,改善治洪涝面积227.84万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6.98万亩。投资1.86亿元对34宗欠发达镇街排涝泵站实施新建(重建)及技改(扩容)工程。投资4230多万元(省、东莞、惠州三方投资)开展潼湖围陈屋边水闸重建等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投资5.23 亿元,实施21 宗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投资约4.7亿元,实施三批次市区内涝整治应急工程,治理大市区22个易涝点。开展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投资8.6亿余元对11.88km 堤防按100 年一遇防洪(潮)标准进行建设。投资23.1亿元建设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一期工程),投资2.44亿元兴建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投入4.94亿元更新改造供水管网1400余公里,关停整合老旧镇村水厂资源,巩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传承着·担当和奋斗

  正是东莞水务人70年的痴情守望、70年的不懈进取、70年的点滴积累,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结成了今天的硕果,也昭示了明日的辉煌。东莞水务人一代人在坚定追逐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在忠实履行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在勇敢扛起一代人的担当,唯见奋进,不曾停歇。

  这群人,是矢志前行的“追梦人”。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从解放初统管水利的建设科蹒跚起步,到专设水利科、水利局、水电局、农林水战线,再到水电局、水利局、水务局,70载组织架构的重组分合,东莞水务人始终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始终牢记为民治水、兴水利民的初心,矢志壮大水务事业,逐梦海晏河清、人水和谐的美好愿景,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这群人,是坚定勇毅的“信仰者”。心中有信仰,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从“兴水利、除水害”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党中央治水思想不断与时俱进,东莞水务人始终紧跟步伐,坚决听党指挥,结合东莞实际,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从“维修配套、提高标准、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从“人海战术、集资投劳、冬修水利”到“多元化投入、常年施工”,从“民生水利、安全水利”到“民生水务、安全水务、生态水务、法制水务、高效水务”,治水理念、水利工作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持续更新提升。东莞水务人沿着党引领的正确道路,融入东莞特色,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创新实践、闯关夺隘,掀起一轮轮水利建设的新热潮,开创一个个水利发展的新局面。

  这群人,是默默耕耘的“拓荒牛”。敢闯天涯路,敢为天下先。解放之初,东莞水利技术储备一片空白、地理数据信息一片空白、工程原材料一片空白,东莞水利人白手起家,敢想敢干、敢闯敢拼,至今仍有106名“老把式”活跃在水利第一线。上世纪五十年代,东莞曾每日发动25万人兴修水利,一年间动工27座中小型水库,8年时间建成60多项骨干工程,匡定东莞水利基础设施版图。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来年,东莞水利人用肩挑手扛,彻底改变农田水利落后面貌,昔日十年九不收的寒溪埔田变为年年丰收的沃野,原来受咸潮严重威胁的沿海沙田实现一年三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莞水利人积极推进依法治水,此后十多年间,全市不断健全完善水利管理制度,出台有关水库、水闸、堤防等管理运营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21世纪以来的又近20年,东莞水务人谱写生态水利新篇章,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水源、治理河涌、消除黑臭水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奋力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美丽东莞。

  这群人,是勤勉敬业的“实干家”。空谈误事,实干兴业。老一辈东莞水利人风里来雨里去,用生命和汗水开创治水伟业,后来水务人继往开来,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将实干进行到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正是依靠实干,122座水库、951公里堤防、360宗水闸、232个泵站、77家水厂在东莞大地上先后拔地而起,守护这片沃土,造福莞邑百姓;正是依靠实干,高速发展、高标准的水务体系,支撑和保障东莞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到现代化制造之都的飞跃;正是依靠实干,精心守护的河湖水库涵养着丰富的水土资源,提供山清水秀的优美生态环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积蓄永续发展后劲。


追寻着·光荣和梦想

  东莞水务,从来不缺模范。原塘厦公社社长刘春华(1921-1971),出了名的倾心水利,为勘查雁田水库渠道走向,曾一次由塘厦至大坑口走了15公里,再去契爷石水库,晚饭后又到雁田,已是夜深十一时,一日之间走了60公里路程,群众称他“千里马”。原东莞县人民政府水利科科长张如(1911-1999),栉风沐雨,日夜兼程,全身心探求东莞治水之策,首倡并组织开凿给东莞人民带来福泽的东莞运河,被誉为“东莞运河之父”。因领导全县水利建设成绩卓著,中共东莞县委曾于1958年研究决定给予张如记大功一次奖励。现东莞运河治理中心主任李集坚,一心相许东引运河,亲自参与组建运河治理中心,为运河堤防安全、水质提升、生态修复,30年如一日奔走和奋战在一线,带领中心一班人,实施运河河道整治、堤路结合、水体修复等工程措施,曾为守护正在施工的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度汛安全,彻夜带领项目组人员转战在雨急、风寒、夜寂的施工现场,来回查勘险情隐患,应急处置加固,数天连续作战,为运河管治披星戴月倾注全部心血,人称 “运河大管家”。现东莞市水务局副调研员莫雪峰,痴情钻研水务工作19年,在任职东莞市水务局水利工程管理科科长期间,勇挑砂场整治、河涌治理等诸多重担,攻克困扰全市十多年的砂场整治难题,5个月内牵头完成182个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砂场整治,一年内组织协调完成100条河涌水环境整治任务。因工作成绩突出,曾被广东省评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先进个人”,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水利部评为“先进工作者”。

  东莞水务,从来不缺荣誉。70年来,东莞水务系统获市(厅)级以上单位(部门)授予奖项数以百项(次)计。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东莞水利工程就崭露头角,当时建成的旗岭陂引水工程(后为东深供水工程取代),灌溉面积5.5万余亩,获水电部奖状。七十年代,横岗、西平水库成绩亮眼,是广东省水电系统先进单位。八十年代,东莞是全国五个水利管理先进县之一,横岗水库以养鱼为主开展综合经营,成为全国管理先进12个标兵单位之一,获国务院嘉奖令。九十年代至上世纪末,东引工程管理处两次被国家水利部表彰为全国水利系统综合经营先进单位。进入21世纪,东莞水利集体多次荣获全省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评价A级单位、全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先进集体、市直优秀单位。石碣泵站扩建工程、松山湖犀牛陂排渠整治工程,先后荣获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2018年东莞成为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2019年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验收。奋进新时代,东莞水利人将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东莞水务,从来不缺梦想。70年来,从专注建设防洪防旱工程水利开始,一步步迈向经济水利、文化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务,东莞水务的愿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个一一实现。进入新时代,东莞水务集体勇敢追逐更高的梦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紧紧围绕新时代水务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依法治水管水观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科学处理发展与保护、节约与利用、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对标世界级城市集群治水方略,融入建设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以水丽城、以水兴城等经营城市先进理念,统筹防治水污染、维护水安全、管好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水供给等各项任务,奋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东莞,建设具有健康水生态、优美水环境的“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为了这些美好愿景,东莞水务人将全力以赴,发扬光大“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追梦新时代、圆梦新时代。


流水易逝,容颜易老,但韶华不负,初心不改。

任务虽繁,困难虽多,但党性弥坚,使命必达。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