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连续强降雨的严峻形势和将至的“龙舟水”,全市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严格落实水库、山塘、堤围、泵站和山洪灾害风险管控措施,全力做好防御工作。
压实防汛工作责任。全面落实水库、堤围、水闸等水利工程防汛 “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五员”责任人,以及水毁修复、巡堤查险、在建工程等责任人共11000余人。建立“定期+适时”会商长效机制,加强与应急、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和会商研判,适时先后两次启动水利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全面完善270宗大中小型水库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督导检查,确保防汛措施到位。
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和实施水利项目111宗,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迅速推进防汛安全隐患整改,落实40宗工程措施整改、31宗在建水利工程跨汛期施工度汛防暴雨措施和应急预案。重点排查水库大坝、溢洪道、闸门和放水涵管等重点设施隐患,加密山塘、泵站、重点河(堤)段、重点部位、险工险段巡查频次,做好设施设备调试维护。
做好山洪灾害防御。针对全市受山洪灾害威胁的727个自然村,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山洪预警员和转移对接人员,及时发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基层镇村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工作。今年入汛以来,累计已发布8次山洪灾害预警,发送提醒信息368条次。
突出防御能力建设。市、县两级共落实超1300万元防汛物资储备,落实市、县两级抢险队伍22支共459人,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201人,并组织开展10次共732人次应急演练培训,确保防汛抢险工作需求。做好信息化保障,全面调试维护好潭江调度系统等3000多个各类水利工程的前端感知设备、通讯网络、后台设备,确保各系统数据准确性,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防汛调度。逐宗分析研判水库纳雨能力,科学统筹预泄腾库和蓄水保水,细化调度方案。加强潭江流域和东部三区水系联合调度,洪水来临前及时预泄腾库,发生洪水时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拦洪削峰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截至5月20日8时,全市535宗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34宗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5.5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