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广州:全市水务系统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来源:广州市水务局 发布日期:2025-05-15
字体: [大] [中] [小]

  按照市委市政府、市防总的部署要求,全市水务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投入,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一是未雨绸缪,压实防汛“责任链”。迅速动员部署。市水务局先后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和水务“保安全”工作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研判部署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排查工作,力争风险隐患排查更全面,应急抢险力量更充足,指挥调度更科学,工作流程更高效,职责边界更清晰,履职尽责更主动。加强汛前督导。市水务局成立11个督导组,分赴市水投集团、各区等开展汛前检查督导,重点检查责任制落实、水利工程度汛安全管理和水毁工程修复、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用等情况。

  二是科学应对,筑牢城市“安全堤”。作为全市水务系统的中坚力量,市水投集团立足运营作业标准化、应急调度管理数智化、运维抢险装备智造化建设,全面强化应急抢险,提升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践行“城市安全守护者”使命担当。加强清疏。市、区排水公司落实雨前、雨后“一雨两清”,对易涝风险点周边、易淤积区域及在建工地周边的雨水口、管渠等排水设施进行加强性清疏,保障排水顺畅。今年累计巡查排水管网约47.3万公里,清疏养护约1.39万公里。科学布防。制定广州市易涝风险点布防图册,对照全市277个易涝风险点制定“一点一预案”,明确三级责任人、风险等级、布防要求、抢险措施。依托气象预警数据精准预测内涝风险区,完成对中心六区和花都区内123处重要布防点、220条主干道、21处涵隧和涉及地铁136个重点区域布防。每日安排1支大型组、2支标准组重点做好广交会期间排水备勤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启动水务防暴雨内涝内部应急响应10次,布防997处次,出动专业抢险人员6193人次,抢险车辆1616台次,抢险设备(抽水泵)1942台次,大型排水车81台次,处置积水4宗。扎实演练。今年市、区排水公司共开展防汛演练22次,出动演练人员1483人(次)。承办2025年度广东省城市供排水应急抢险演练,通过“实兵、实景、实操”全方位检验应急救援能力。

  三是主动作为,织密灾害“防护网”。各区迅速反应,科学部署,高效组织开展防御工作。排查隐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水务行业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重大水务基础设施涉灾风险隐患排查等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各区共出动检查组14334个、73384人次,检查在建水务工程项目2520个次,水利设施3494个次、堤防2546.8公里,检查发现隐患问题15396个;隐患问题已整改15365个,对于31个尚未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问题,已建立台账进行跟踪督办,落实管控措施。清淤河道。全面摸排水体淤积底数,制定河道清淤工作方案,已完成清淤河道(航道)710公里。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梳理摸排河道管理范围内阻水片林、鱼塘、矮围与高杆作物问题,共计查摆问题97宗,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防范山洪。落实山洪灾害防治县、乡、村、组、户五级“包保”责任制体系,明确84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责任人”2526人,发布山洪山洪预警14次。按照“十个一”建设要求建立完善网格化群测群防体系,印发4区14镇98行政村应急预案,配备雨量报警器、手持扩音器、铜锣等装置556套,落实转移避险点136处。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