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深入开展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2025年1月印发出台肇庆市总河长令《关于建立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机制的令》(2025年第1号),指导全市各地开展常态化清淤工作。2025年3月,通过适时总结辖区内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做法经验,面向各县(市、区)印发了一批清淤典型案例,号召全市动员学习。2024年10月~2025年4月,全市清淤429个水塘、鱼塘、小微水体,灌排沟渠972公里、河道348.6公里。
2024年度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超3万人次参与清淤,多地开展各类“村头水塘我来清”“农田灌渠大家清”系列群众清淤活动,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水利支撑。各级河长靠前指挥,发动各部门及群众积极参与清淤工作,市分管领导同志带头到田间地头参与群众自发组织的农田灌排沟渠清淤工作。德庆县通过建立“三个一百”(百名党员、百名志愿者、百名乡贤)工作模式,科学组织、整体推进全县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工作。广宁县乡镇通过组织村民大会传达清淤工作重要性,发动村民群众按分配片区和任务进行清淤,形成良好的清淤氛围。四会市一方面以河道清淤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创建理念,深入挖掘水资源价值,打造龙江河江谷碧道新屋段亲水营地文旅地标,与移民美丽家园、绿樱三角梅基地、清心雅园等项目串联成链形成联动集群效应全域农业旅游带,大力发展水经济。另一方面围绕农村水利清淤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深入推进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于2016年成立四会市水务清淤工作站,探索出“省、快、活、准、治”的五字诀清淤模式,进一步推动河道清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作管理,得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省水利厅多次表扬和经验推广,先后在中国水利报、省、市河长制工作简报和“广东智慧河长”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广东省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总结中,作为典型示范案例登刊。因成效突出,四会市河湖服务管理中心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全省四个获得此称号单位之一。市住建部门结合雨水、污水管网与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对端州区羚山涌沉积多年的底泥开展清淤,充分改善了该片区排涝系统的水环境质量,有效扩大过流断面,提高了行洪能力。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百千万工程”、美丽渔场建设,利用冬春时节有利的水文气象条件,指导组织开展鱼塘清淤升级改造,实现部分低产鱼塘“扩容”,有效增加鱼塘蓄水量,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鱼塘养殖水质,从而实现鱼塘租金大幅度提升,打造了一批美丽渔场。
接下来,市水利局将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形成合力,结合肇庆市实际,进一步梳理排查肇庆市水塘河道清淤需求,以先进案例为典型,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水塘河道常态化清淤工作,解决好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