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梅州:弘扬优良传统 共建美丽家乡——梅州市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 助力“百千万工程”

来源:梅州市水务局 发布日期:2025-04-21
字体: [大] [中] [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弘扬冬修水利优良传统,梅州市组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利用冬春时节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有效增强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春耕灌溉用水和防洪度汛安全,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组织领导有力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合签发《关于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令》,并分别作出批示指示,高位部署推动常态化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市人民政府印发《梅州市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抓、镇村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动员部署会,动员部署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各级河长把督导推进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纳入日常巡河工作内容;市河长办制定年度清淤工作计划,并督促跟进清淤工作落实。通过高位部署、动员推动、层级联动、督导调研、实时跟进,有力有效保障梅州市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多方协同发力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采取分级分类施策、企民联合行动的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水塘河道清淤工作。

  (一党委、政府带动平远县在全面摸排全县重点河道淤积情况的基础上,锚定汛前全面完成河道清淤目标,挂镇县领导深入挂点镇清淤现场,带头参与清淤作业,统筹县直单位、属地镇村及企业同步联动,开展清淤清障突击行动梅县区水务局联合属地镇政府对受2024年洪水灾害影响较大的松源河隆文河及农村水塘实施系统性清淤大埔县城市管理部门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组织开展城市公园湖泊清淤,同步修复水体生态,提升蓄滞洪综合效能。兴宁市聚焦水库淤积治理,通过清淤恢复水库调蓄库容,强化防洪蓄洪能力。

  (二企业协同联动蕉岭县紧扣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整合政企资源,组织骨干企业采机械主攻+人工补位模式,依托三维测绘技术,精准测算淤泥量,科学制定清淤方案,高效调配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集群作业。通过精准施工,河道行洪断面拓30%、蓄洪量增加25%,同步实现防洪排涝能力提升、水质改善及沿岸湿地生态链恢复,助推周边土地开发与农业发展,达成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双提升。

  (三群众广泛行动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将常态化水塘河道清淤写入村规民约,建立固定清淤节点机制,每35日学雷锋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倡议,发动村民及志愿者团队集中清理村内灌排沟渠、水库水圳保障春耕源头活水9月至10月汛末次组织排查清理淤泥堵塞点,强化渠道日常管护。通过五年持续行动,湖中村田间水利网络保持畅通,村民亲见清淤成效后参与度显著提高,党群共治、成果共享格局全面形成。梅江区江南居委依托居民理事会协商机制,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城区老旧水塘整治推动臭水塘净美转型丰顺县召开全县清淤现场会组织17个镇同步开展干群联合清淤行动,重点清理水渠枯枝、杂草、淤泥等梗阻,保障农田灌溉及排涝畅通。

  清淤成效显著

  各县(市、区)在清淤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组织协调,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广泛动员,激发群众家园共建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出力清淤泥、个个建设美家乡的社会氛围2024年冬以来全市累计清淤207.56万立方米,实现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春耕灌溉用水保障、防洪度汛安全强化三重目标。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