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印发通知,宣布全省于当天进入2025年汛期。当前,江门已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汛期来临前,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已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备齐防汛抢险应急保障,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
实字引领 强化防汛责任落实
今年汛前,全市水利部门按照省市部署要求,举一反三开展备汛工作。市水利局组织召开全市水利防汛备汛专题部署会议,提前派出8个工作组到各县(市、区)落实检查,全面督导落实全市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9420人、山洪灾害防御五员责任人1500人。同时,完成市、县、镇三级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修编和市、县两级防御洪水方案编制,4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市)全部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切实完善防汛工作责任链条。
同时,全市各级水利部门陆续开展10次防汛演练及汛前培训工作,覆盖732名干部,以练备战,进一步提高江门市水利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水平。
早查早改 深入开展防汛风险排查整治
在隐患查改方面,1月以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累计派出113组442人次,紧盯在建工程、水毁水利工程、山洪灾害防治区、镇(街)、村(居)基层防汛机构等重点,排查问题297个,“一宗一策”落实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整改213项,另有47项将于4月底完成整改,其余需跨汛期整改的已全部落实应急度汛和安全管控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在防汛抢险应急保障方面,积极打好“人防、物防、技防”组合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构建起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治责任制体系,落实市、县两级级抢险队伍22支共459人,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201人,市、县两级物资仓库39个,物资储备价值超1300万元。
建防并重 加快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全市水利系统全力加快水利投资建设力度,加快解决防洪薄弱环节问题。去冬以来,全市全面完成11宗水毁工程修复,渠道清淤528.72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0.8万亩。今年,全市计划推进133宗水利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57亿元,持续推进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工程、海堤治理等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市水利局持续加快推进潭江流域综合预报调度系统、城区水系智慧调度系统建设,落实3000多个各类水利工程前端感知设备、通讯网络、后台设备等的检查维修,实时全面核对系统水位、降雨、蓄水量等数据,有效提升江门市水旱灾害防御决策和调度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