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水政执法工作中,检查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徒步和船只巡查,这种传统模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存在巡查死角,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执法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为突破这一困局,近年来,珠海市水务局积极引入科技创新力量,大力推动无人机在水政执法工作中的应用,借助无人机开展执法检查和调查取证,水政执法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开启了高效监管的全新模式,为水政执法工作开启了新局面。
自2024年以来,珠海市水务局在执法检查和调查中频繁启用无人机,累计使用达223架次,其中18架次用于夜间执法行动,有效填补了夜间执法监管的空白;129架次投入日常陆域检查取证,凭借其高效性迅速锁定违法证据;另有76架次对航道、河涌、水库进行全面巡查,实时掌握水域动态变化;同时,快速远程检查涉运砂运泥船只113艘,对非法采砂、洗砂洗泥和非法向河道倾倒等违法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和打击。
在常规执法检查中,无人机在涉水重点区域的高效检查与监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扩大了巡查范围,提升了违法行为发现的精准度。市水务局执法人员借助无人机发现并锁定了多起隐蔽的涉水违法行为,成功协助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3宗,包括高新区石头岗山沟泥洗砂场、后环碎石场等非法取水案共2宗,金湾区小林联围非法占用河道管理范围等案件5宗,香洲区前山河和洪湾涌非法取水案件共4宗,斗门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案件2宗。此外执法人员还利用无人机快速抵达目标区域的优势,及时发现各种初发的水事违法行为,并准确定位,现场对当事人教育引导,促使当事人完成19宗轻微违法行为的整改工作,将水事违法控制在萌芽状态。
为确保无人机执法巡飞检查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市水务局执法人员积极探索创新执法取证新模式,不断加大无人机在水行政执法中的应用力度,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使其成为执法工作的得力助手。
展望未来,市水务局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执法工作的融合,不断提升水政执法效能,为守护绿水青山、保障河湖安澜提供坚强支撑,为推动珠海市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