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市水务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河湖安全保护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与司法、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协作联动,健全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提升河湖安全保护工作效能,2022年至2024年12月,广州市共立案查处水行政违法案件2062宗,约占全省立案数三分之一,罚款金额4133.77万元,累计拆除违建141.57万平方米。助推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实现新跃升。
一是深挖案源铁拳出击,精准查违更具效力。印发《广州市水务局案件线索管理办法》,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水务各行业监管联动,规范案件线索收集、管理和使用流程,提高案件线索利用率和执法效率。聚焦非法侵占河湖,非法采砂(广州市全域禁采),非法取水,违法涉河建设,违法弃置砂石、淤泥,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水利工程和小水电站违反经批准的最小下泄流量等7大领域,全面排查线索,做到违法线索报送、立案查处全覆盖。2024年,广州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在线监测装置接入省水利厅监管平台的在线率和监测数据达标率从年初的64.72%、39.06%,分别提高到96.3%、90.74%,通过强化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效提升小水电站监管水平,确保河流生态流量稳定,保障河湖生态安全。
二是跨部门执法协同联动,精准打击更显合力。目前,广州市已建立完善水务、公安、检察、司法、法院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8项,其中市水务局联合市检察院印发《广州市人民检察院 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的工作指引》,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供排水等重点领域,共建“信息共享、制度共建、资源共用、纠纷共调”的涉生态环境纠纷联动联调机制,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联合执法156次,形成水环境污染防治强大合力。充分用好“河湖长+检察长”机制,强化河湖岸线空间管控。积极联动审判机关,提高案件执行效率,2024年10月,联合市检察院办结全省首宗因破坏排水设施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赔偿生态环境损害金96万余元,确保违法行为应罚尽罚、损害赔偿应赔尽赔,获《中国环境报》推广经验做法。
三是科技支撑智慧执法,精准治理更显效能。当前广州市已初步建成“互联网+水政执法监督指挥平台”,依托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一网统管等支撑能力,打造市、区、镇街三级贯通的一站式全联接数字化、场景化平台,以监督指挥为基础,全面覆盖水政日常巡查、检查、执法过程数字化,支撑专项行动、联合执法行动等协同指挥。利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深入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结合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整治,摸排全市河湖岸线开发利用情况,整治涉嫌违法违规占用河湖岸线行为,切实解决妨碍河道行洪等突出问题,修复岸线生态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严守生态底线。2024年,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全市累计出动水政巡查人员9121人次,巡查河道长度11247.4公里、水域面积319.8平方公里,发现各类问题线索86宗,立案查处54宗,结案31宗,罚款220.96万元,有效强化河湖执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