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门各级河长和河湖工作者,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河湖长制成果丰硕、收获满满。通过5个关键词来回顾江门河湖长制工作的亮点和成效。
关键词1 笃行
全市各级河湖长坚持问题导向,巡河超26万人次,巡河覆盖率100%,发现并解决问题2.9万个。
河湖水质持续向好,市级河长制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提升4.7%,优良断面比率提升4.6%,全年累计清理河湖“四乱”问题498宗,水利部“四乱”问题核查完成全省第二,清理工作完成进度全省第四,非法洗砂洗泥问题整改成效得到省验收组的高度肯定。
全市所有河道实现,“每年三次专项行动+常态化保洁清漂”管理,清理河道漂浮物近3万吨,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开展河湖清漂保洁工作做法被省刊发推广。
关键词2 生态
在全省率先以总河长令的形式开展幸福河湖、绿美碧带建设和水塘清淤工作,江海区、开平市、新会区、台山市共4宗项目入选2024年度省级幸福河湖、绿美碧带建设项目名单,我市幸福河湖建设受到了水利部领导的肯定。
将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作为“常规动作”固化下来,印发清淤方案和工作指引,淤量名列全省前列,被省新闻联播宣传报道。
持续开展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完成年度投资26221万元,完成碧道建设22公里;高标准推进开平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打造了天下粮仓、三门里等热门节点。
“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水域生态鉴定师”中华沙秋鸭等珍贵鸟类纷纷落户江门,五邑大地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动景象。
关键词3 创新
在全省率先建立跨县河湖联合河长制,健全“日常帮扶+常态化督导+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河长制监管机制,相关经验做法被水利部刊发推广。
依托全域水经济试点,推动全省首个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印发实施首个由市政府审定的水经济发展规划,开发首个地级市水经济推介地图,全省最大节水贷、取水贷双双落地江门。
全省水经济座谈会在江门召开,江门市全域水经济试点工作、鹤山源林生态乐园进行典型发言,省厅领导和与会同志对江门市水经济现场调研和试点项目实施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键词4 发动
广泛宣传发动,成功举办广东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系列融媒直播(江门站),获近30万点击观看量,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多家中央级、省级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拍摄的《爱·在水中央》荣获全国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主题赛三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关键词5 争先
江门市在省河长制考核中再次获得“优秀”等次,是全省唯一连续六年位居前三的地市。
全省河长制年度两个最大的工作会议均在我市召开,是全省唯一在两个会议上作经验发言的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