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东莞水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上级部署,紧紧围绕 “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和“投资年”等全市中心工作,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取得明显成效,是东莞水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有力应对历史极值雨水潮情
2024年,东莞遭遇历史最高年降水量、暴雨天数突破历史极值、极端天文大潮、外江水位顶托等最不利条件,水务部门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启动应急响应6次,调度水利工程190次,拦洪1.4亿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和防御工作体系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实现“四不”目标,洪涝灾害损失率大幅下降,全市安全度汛。“十四五”堤防达标率提前一年达到85%,防洪(潮)标准从过去的20年一遇逐步提升至50-100年一遇,防灾能力整体跃升。
实质开启东西江双源供水崭新格局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稳步推进,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投入试运行,西江水正式进入莞邑千家万户,从此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东江单一水源的不利局面,初步形成“水源东西互济,水厂南北均衡,管网互联互通”供水新格局并发挥作用,全市供水韧性进一步增强。
开创水务领域建设投资新纪录
申报并成功获批19.09亿元增发国债资金,水务领域国债申请和使用创历史新高。锚定“投资年”目标任务,推动101宗项目新建或续建,含新建碧道80公里,堤防达标加固建设37公里,完成易涝点整治4个,供水管网新建、改造600公里等,全年完成水务领域固定投资61亿元。
展开绿美碧带幸福河湖新画卷
全市累计建成碧道超600公里,碧道主体框架已基本建成。发布《关于打造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幸福河湖的动员令》,建设东江石排段碧带、同沙水库东城段碧带和松山湖水库幸福河湖等省级项目,积极开展“石马河建设国家级幸福河湖”申报,计划与深圳市共同申报石马河(观澜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首例跨市国家级幸福河湖;推动松木山水库、穗丰年水道、黄牛埔水库、东江干流石排段等水经济试点项目;完成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3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塘河道清淤144万立方米,河湖水岸绿化植树超2万棵,绿美碧带和幸福河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
持续深化水务领域改革创新
擘画东莞市水网建设规划、东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和市区内涝治理专项规划等实施蓝图,形成批前公示成果。顺利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落实市水政监察支队职责划转、局内设科室调整及职能优化。推进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出台《东莞市水权交易管理办法》,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完成全市2宗水权交易项目储备。探索发展节水融资服务,推动申报3宗“节水贷”融资服务,全市建成节水载体累计达631家。推动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管理和设施改造,供水服务类群众投诉比“供水一张网”整合前显著下降60%以上。
水务法治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推进排水管理条例立法。优化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144宗。将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水务的事项环节纳入“一张图”系统管理,推动重点项目审批堵点卡点问题协同解决。镇街(园区)在一体化系统的审批办理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倍。依申请办理事项的承诺办理时限均压缩为1个工作日。技术中心专家评审、意见征询等环节已纳入市民服务中心窗口和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统一管理,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制度,制定或修订相关制度11个,全年查处、处置水事违法行为113宗。
讲好东莞水故事精彩纷呈
完成东莞运河纪实图书(《东莞运河志》《人民的运河--东莞运河口述历史》)编纂并正式出版。其中,《东莞运河志》是全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运河志。
开展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推进城市节水 建设美丽东莞”节水宣传周、碧道碧带徒步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规模和级别创近年新高。“应‘运’而生、‘河’而不同--感知东莞运河”获得2024年东莞市“莞邑社科沙龙”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致敬莞邑河湖守望者”获得2024年东莞市职工诗歌创演活动优秀奖。东莞大堤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报道,获省水利厅推荐水利报刊用。《特工任务-节水行动》入选第五届“节水在身边”全国短视频大赛主题赛事获奖作品。《英雄老爸》《我的好嘢老爸》分别获第六届“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优秀奖。
保持水务系统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除险加固病险水闸15座、泵站9座,建设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14宗,完成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107宗。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对各镇街(园区)涉水管理部门和全市水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分管负责人全覆盖学习教育共28次3500余人次,开展水务安全生产检查巡查,排查风险隐患共226项,建立专项台账逐项跟进整改或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