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现状以西江为主要的取水水源,取水口水质受上游水质制约和咸潮上溯影响,水源安全调控难度大。经多年建设,珠海市初步构建了“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联动、江水补库、库水调咸”的供水格局,因江库连通,水库水源的水质易受河道水质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珠海市主要供水水源水质和水库营养状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市水务局、市水资源中心着力加强供水水源水质综合分析研究,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一是点面结合,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固有的单个水源点评价方式,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历史资料,总结各个供水水源的水力联通方式,分区、分系统、分库群进行评价。同时结合降雨、水文、水质等长时间序列信息,从空间、时间系统考虑,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手段,研究水质变化影响因素和降雨、水库水力停留时间等水文参数以及各库群的格局与水库水质的相关性。
二是科学分析,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江水补给水库可能面临氮磷等河流性污染物较高的风险挑战,选取特征性污染物指标进行长序列评价,科学分析寻找共性问题,研判水质变化趋势。针对部分水库易形成局部藻类水华的现象,科学评价各个供水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和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分析研判藻类水华风险。
三是合作共创,激发协同智慧。整合生态环境监测、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相互支持,凝聚团队力量,分类研究评价磨刀门水道、黄杨河水道、虎跳门水道、南库群、北库群、竹银库群、黄杨库群及其他小型供水的水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管理建议提供技术依据。
四是巩固成果,突出统筹谋划。经过研究分析,主要水道方面,珠海取水泵站的水质受到上游来水、周边面源污染和咸潮上溯的多重影响,水质不稳定。供水水库方面,水库与取水泵站频繁地调水削弱了水库的自净功能,调水同时增加了水库氮磷输入量,增加了相应污染物的防控风险。联通水库格局与水力运行均能对水质造成影响,前置水库对于营养盐有削减作用,对于后置水库有改善作用。水力停留时间足够长的水库,其生态系统和自净功能较为完善,但藻类水华风险也可能增加。因此,根据珠海现有水源实际情况,下一阶段可考虑从谋划统筹推进流域水质稳定改善,强化水质监控预警,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探索保障水量水质安全的水资源调度方案,或通过增设调节性水库、水源轮换等方式,防范藻类水华风险,探索保障供水安全的长久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