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公布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其中,江门开平市入选为试点县,江门市桂南水库灌区、江门市西坑水库灌区入选为试点灌区。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综合运用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结构优化等多种举措推进的一项综合性改革。为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江门市持续将试点项目建成样板,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健全、农业用水节水高效、灌排工程管护水平高的典型经验。
开平市
开平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总面积29.84万亩,目前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在2022年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获全国推广。
开平市各镇(街)落实专项资金,聘任专职农村用水管理人员,按每人2500亩的标准,负责镇(街)管理的水利工程、河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并对其他小型水利工程、河道进行巡查,强化工程运行管理保障。目前,县域内灌溉水源可靠稳定,灌排工程布局合理,灌区骨干渠系与高标准农田实现了有机衔接,有较好的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管理基础,有效保障农业发展用水需求。
桂南水库灌区
台山桂南水库灌区是台山市的主要粮产区和经济作物区,有效灌溉面积达4.72万亩,灌区干渠总长度17.960km,支渠17条,长度达49.0km。
桂南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已经于2020年顺利完工,第二期改造工程建设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桂南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后,灌溉保障率、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5,年增加粮食产量631.2万公斤,年新增节水987.46万立方米,节水增收效益明显。
桂南水库灌区在供水成本测算的基础上确定水价,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节水”的原则进行计算,农业水价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此外,桂南水库灌区水价在终端用水环节中,通过进一步区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用水类型,探索实行分类水价机制。
西坑水库灌区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于1963年4月建成投入运行,原设计灌溉面积6.50万亩,在2020年由于灌区部分渠道淤积、渗漏,影响灌溉效益的正常发挥,实际灌溉面积缩减至5.00万亩。
西坑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已经于2021年顺利完工,第二期改造工程建设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在灌区节水改造全部完成后,灌溉面积可恢复至设计灌溉面积6.5万亩,灌溉保障率、骨干灌排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5,年增加粮食产量235万公斤,年新增节水1572.5万立方米,节水增收效益明显。
同时,恩平西坑水库灌区通过深入挖掘灌区生态、人文、乡村建设要素,形成“智慧灌区+万里碧道+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模式。西坑水库灌区还入选了国家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试点建设名单,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改革,大大提升灌区运行管理能力及灌溉用水调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