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门:守护幸福河湖 | 聆听孔雀湖畔的邑城故事

来源:江门市水利局 发布日期:2022-11-08
字体: [大] [中] [小]


  影片通过一名女大学生司徒小鹬毕业后扎根家乡开平市创业的故事,展现开平市大沙镇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江河湖库综合治理后的秀丽景色,展示了大塘面村积极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生动实践。

  大沙河水库,地处江门开平市西北部,拥有灌溉、防涝、发电、供水、养殖、造林等多种功能,总库容2.58亿立方米水库占地总面积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拥有152个岛屿,为开平市最大水库、江门地区第三大水库。航拍可以看到,一个个岛屿仿若孔雀开屏般翡翠碧绿,因此,大沙河水库又有“孔雀湖”的美誉。

  作为开平市的饮用水源地,为了确保水质安全,大沙河水库附近禁止工业开发,依然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将良好的生态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江门一直在探索。

  万里碧道就是这样一个示范样板,是响应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典范。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进河湖长制“三治四生”建设,坚持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活、生产、生态、生意相协同,高质量推动“碧道+”建设,建成碧道364公里。

  与过去较为单一的河湖治理相比,江门万里碧道建设跳出了就水治水的传统模式,转变成为以治水为纽带,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工作一体打造,积极推动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水上运动等“以水兴水”新业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的有机统一,努力将碧道打造成农家人的安居之所,都市人的休闲小站,现代人的心灵家园,艺术家的创作天堂,广大侨胞留住乡愁的地方。

  开平市在大沙碧道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碧道+乡村振兴”建设,成立旅游公司,聘请专业团队运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成片盘活周边土地,综合统筹对周边产业布局和社区建设,打造融观光旅游、绿色农业、生态保育、特色产业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

  依托12公里的环大沙河水库碧道,大沙镇串联起周边2000多亩水库移民村,充分利用当地“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环境优势,整合当地“山、水、茶、花、果”等生态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出山水茶乡、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大沙河水库一带的生态优势有效转化成了绿色发展优势,“观山望水、品茶赏花”的全域旅游新格局逐步形成。

  大塘面移民村春天种植油菜花,举办花田音乐会;夏天种植向日葵,举办夏日游园会;秋天种植水稻,举办秋收稻穗音乐节;冬天组织观鸟等特色活动,每年累计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营业收入约300多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由不足2万元增加到3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民也乘势建起了特色农产品展销点、私房菜馆、特色民宿客栈等,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吃上“生态饭”。

  在开平,越来越多像小鹬一样的年轻人,留在了家乡广袤的大地挥洒热情和汗水,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稳稳的幸福。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