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已进入“龙舟水”关键期,连日来强降雨,相继发生“西江2022年第3号洪水”“北江2022年第1号洪水”。受西、北江上游来水共同影响,6月15日8时,西、北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西江马口站水位7.36 米,流量41600立方米/秒,流量接近20年一遇;北江三水站水位7.62 米, 流量13600立方米/秒,流量超20年一遇,这是佛山市自2008年6月以来遭遇到的最强洪水。为有效应对当前汛情,佛山市水利局于6月15日9时发出紧急通知,将水利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
市水利局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底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要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加强会商研判、水工程调度、巡查防守和抢险技术支撑,重点做好2008年以来新建的穿堤闸站巡查、全市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市水利局领导靠前指挥,党组书记黄礼泉、赵颖局长、刘剑锋副局长、张剑锋副局长、杨晓明总工、张治安三级调研员分别带领督导组赴各区开展督导,重点察看水库、水利枢纽、水闸、堤防等重点工程的防汛措施落实情况和巡查值守情况,确保有备无患,做到以防为主。截至6月15日,全市落实防汛值班值守人员2200多名,出动巡查人员4000多人,巡查水利工程1166处,发布预警信息3516条。
由于佛山市自2008年以来未发生过洪水,因此新建的水利工程均未经历过洪水考验。为确保此类工程安全度汛,水利部门加强对佛山市2008年以来新建的穿堤建筑物及堤围达标加固项目开展巡查和值守,此类工程共273宗,由各级水利部门、运管单位严格严格落实防汛24小时巡查和值守,并确保储足备齐各类防汛抢险物资。
全市主要泵站做好排涝调度工作,减轻城镇暴雨积水,统计至6月15日17时,全市有200座泵站共426台机组开泵排涝,开机总功率141327.5千瓦,开机时间1277.61台时,总排水量3107.7274万立方米,总排水量相当于3个中型水库,最大程度减轻暴雨造成的内涝积水情况。
结合本轮降雨具有降水落区高度重叠(粤北、珠三角),降雨时间超长,降水累计量大的特点,佛山市水利部门将继续加强江河洪水、城镇内涝和山洪的防御,并重点防御山区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佛山市水利部门将继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及时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