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河是东江下游的一级支流,位于东莞市东部,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大脑壳山,自南向北流经深圳市观澜称之为观澜水,至东莞塘厦和雁田水汇合始称石马河,流经东莞市凤岗、塘厦、清溪等7镇。
石马河是东莞市的重要河流,近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打响石马河治理攻坚战,市、流域、镇三级协同,实施“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昔日“乌龙江”蝶恋成“鹭鸟群飞、鱼翔浅底”的幸福河。
全流域治理与小流域攻坚相结合
一方面,对石马河进行综合整治。打破以往“分段分片、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传统模式,成立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驻扎治水前线,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理念和“全流域、全河段、全天候、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吕成蹊市长担任石马河市级第一河长,刘光滨常委兼任石马河流域市级河长。市领导先后多次以督导约谈、现场调研、月度调度、明察暗访等形式推动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石马河治理走上了治理快车道,创下当年中标、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达标的壮举。
另一方面,以小流域为攻坚作战单元,针对重点河涌制定“一河一策”,落实河道综合治理管控、面源污染管控、工业污染综合整治管控、流域水环境容量管控等污染源头管控措施,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石马河水质改善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发挥“河长制”优势,强化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将汇入河湖的边沟边渠、小山塘、小湖泊等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体系,实现了全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全覆盖。
全面改善水质与提升景观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创新河湖治理机制。石马河流域指挥部,在石马河流域试点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实行“双向补偿”,对流域各镇街达到或优于Ⅴ类标准的主要支流(支涌)断面,由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支付属地镇街政府水环境生态奖励金10万元;对水质劣于Ⅴ类主要支流(支涌)断面,则由属地镇街政府向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支付水环境生态补偿金10万元。该机制有效推动石马河流域东莞境内125条河流的断面水质逐步改善提升。此后,总结该成功经验,将生态补偿机制普及到全市135条重点河涌。
东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万里碧道建设的重大部署,由市水务局分管副局长牵头成立干流防洪和景观提升工程工作专班,靠前指挥、每周现场实地督导,协调解决石马河碧道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目前,石马河流域已完成56公里碧道建设,打造出一批精品碧道,有清溪水碧道、簕竹排水库碧道、乐园排渠碧道等,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成为东莞市靓丽的水生态名片。
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整治,石马河流域实现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让世纪之初被人戏称为“乌龙江”的石马河鹭飞鱼游,重现岭南水韵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