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水文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彭海波 谈安全生产
  • 来源:惠州水文分局
  • 发布日期:2025-06-25
  • 字体: [大]  [中]  [小]

  持续深入推进“六项机制”落地见效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惠州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 彭海波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水文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水文事业是水利工作的基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常面临暴雨洪水、山体滑坡、野外交通等诸多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将导致关键水文数据的缺失或失真,直接影响防汛抗旱决策的精准性、水资源调配的科学性、重大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水文安全生产绝非简单的行业内部事务,而是守护江河安澜、保障国计民生的关键一环。持续深入推进水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正是我们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安全根基的核心抓手与必由之路。

  下面,我就如何持续深入推进“六项机制”落地见效,从深植安全发展理念、压实拧紧责任链条、精耕细作“六项机制”和强化科技赋能驱动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和意见。

  一、深植安全发展理念,校准思想行动“定盘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落实“六项机制”,必须牢牢把握安全发展理念这个“总开关”,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根基。首要任务是将安全发展理念根植于水文系统的灵魂深处,融入干部职工的血脉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将保护职工群众生命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

  水文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这既带来效率提升,也伴生新的风险,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将安全要求贯穿于水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全链条、各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二、压实拧紧责任链条,构建齐抓共管“共同体”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和核心。落实“六项机制”,必须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构建起权责清晰、严密高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明晰部门监管责任,提升专业监管穿透力,切实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安全管理要求融入业务工作流程。压实主体责任,激发基层一线源动力,将安全生产责任真正传导到“神经末梢”,落实到每个测站、每个岗位、每个职工。

  三、精耕细作“六项机制”,织密风险管控“防护网”

  “六项机制”是系统性、规范化的风险管控方法论,其在水文领域能否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是否做到精细化、常态化、全员化落实,必须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一)查找机制:全域覆盖,精准识别,建立危险源清单

  健全查找机制,一要全面辨识危险源,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领域、部位和环节,建立危险源清单。二要常态化排查,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辨识危险源。三要动员全员参与,鼓励职工报告身边的风险隐患,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

  (二)研判机制:科学评价,系统分级,划分风险等级清单

  健全研判机制,主要是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形成风险等级分布图或清单。

  (三)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快速响应,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健全预警机制,一要建立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对关键位置和环节实现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的“双保险”。二要及时实施预警,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三要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的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自动采集报送、分析研判和预警发布。

  (四)防范机制:风险管控,隐患治理,推进水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健全防范机制,一要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实行分级管控,针对风险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和控制风险。二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建立隐患整改台账,闭环管理,动态清零。三要推进水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动态管理,持续改进,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五)处置机制:完善预案,快速处置,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健全处置机制,一要健全完善预案体系,预案方案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细化响应流程、处置措施、职责分工、联络方式、撤离路线、避险场所等内容。二要快速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梳理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三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组建应急机构和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训练,储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开展应急演练和评估等。

  (六)责任机制:明确职责,严肃问责,确保“六项机制”高效运转

  健全责任机制,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履职要求等内容,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风险管控工作不力,隐患排查与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人员实施责任追究。

  四、强化科技赋能驱动,跃升智慧安全“新高度”

  科技是驱动安全管理向智能化跃升的核心引擎。落实“六项机制”,必须全力点燃科技赋能这个“推进器”,构建起感知敏锐、预警精准、处置高效的智慧安全体系。

  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安全生产全链条,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的转变。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实现环境风险、设备状态、人员行为的实时精准感知与智能预警。建设数字管理平台,整合“六项机制”流程,实现危险源在线登记、风险等级智能评估、隐患整改闭环跟踪、预案电子化推送与资源可视化调度。拓展智能应急手段,突破传统应急响应的时空限制。通过系统性的科技赋能,显著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精准性、高效性,推动水文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新高度”持续跃升。

  水文安澜,关乎江河安澜、人民安康,责任重于泰山。当前,已进入主汛期,“龙舟水”和台风雨交替,水文测报任务艰巨繁重,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深入推进“六项机制”,切实筑牢安全根基,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惠州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水文当好全国水文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