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线
广东省西江流域管理局 罗挺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流域管理机构作为省水利厅和地方水利管理单位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现就西江流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筑牢水利安全生产底线,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为我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密结合今年的水利“安全生产月”活动,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安全生产工作实效上,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体现到具体行动中,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江提供有力保障。
二、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查找自身不足
二十大以来,我省西江流域各地市水利主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省水利厅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水利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在经受强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严峻考验,以及大规模建设任务的情况下,实现流域水利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越是承平日久,越要慎终如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流域水利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存在诸多不足及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一是极端天气频发对水利设施带来新挑战。近年来,区域性极端天气事件及复合型气象灾害趋多趋强,西江干流于2022年、2024年共计出现8次编号洪水,“苏拉”“小犬”“摩羯”等强台风相继带来强降雨,对流域现有的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和调度构成了重大挑战。
二是流域防洪薄弱环节存在致灾风险。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完备、中小河流治理尚未完成。如西江干流沿线仍有部分未达标堤防、险工险段和老化损毁的穿堤建筑物未纳入西江干流治理工程;云浮市建成河、罗定江流域防洪排涝系统不完善,在西江高水位下易发生内涝。流域防洪工作仍需补短板、强弱项。
三是水利设施安全生产存在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大中型水利设施普遍受重视,经费够、人员足,安全生产措施基本落实到位。相比之下,“五小工程”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存在人手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部分地区还未形成长期运行管护机制,未能严格落实小型水利设施建后管护责任主体、管护方式、管理经费。
三、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线
要全面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以赴防范化解流域水利重大安全风险,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线。
一要持续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市、县(区)两级水利部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三管三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机制,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牢固确立法治观念,把住法律“底线”,守住安全“红线”,不断提高依法依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要全面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贯穿始终,充分运用“六项机制”构建全流域安全生产体系,将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全面落实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勘察设计等业务领域,实现“单位、业务、项目”全覆盖。
三要深化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坚持“查严、查细、查深、查实”的原则,扎实开展水库、堤防、水闸、水电站等水利工程隐患排查,及时发现水利工程日常管护不到位、防汛备汛措施不落实等问题,以“抓反面典型”促进最严格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实,切实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洪保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四要做好安全骨干队伍建设。一是安排安全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安全检查等专项工作,让安全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壮筋骨、强本领、长才干。二是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水利安全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风险防控、工程调度、抢险救灾等工作中“一线作战”实效作用。各地委托专家开展支撑服务时,可选派安全人员随同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五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培育全社会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聚焦活动主题,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主题安全知识科普和竞赛活动,推动安全防灾救灾知识深入人心,全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守牢水利安全生产底线,为推动西江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全省水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