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探索“碧道+”新模式 激活清远“水经济”
  • 来源:清远市水利局
  • 发布日期:2023-03-10
  • 字体: [大]  [中]  [小]

   自万里碧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水利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试行2020-2021年碧道建设优秀范例,不断探索“碧道+水经济”模式,推动碧道+水上运动、文旅文创、水文化等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碧道+全域旅游”,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英德市以碧道建设为契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加强水边河碧道沿线重要资源点的整合利用,有效促进清远旅游资源和特产资源推广,并在2022年荣获省“最生态碧道”称号。一是强化前期筹备。英德市积极动员当地村民响应政府提出“青苗不补、占地不补、人工不补、拆旧不补”的“四不补”政策要求,使清表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推进。二是注重生态保护。碧道建设尽量保留岸边带现状自然植被,遵循乡野型碧道建设理念,对现状沿河滩地进行保留,增加植物配置,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与修护,保持了90%以上的生态岸线比例,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域空间。三是串联文旅资源。英德市以碧道为媒,以水为纽带,以河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从洞天仙境风景区出发,横跨九龙镇区,途经5个行政村,串联起九龙镇洞天仙境和峰林晓镇两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活石水村、发生过“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等战役的红色村落及清远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金造村,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二、“碧道+乡村振兴”,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沙田河永和镇段碧道建设坚持“小资金撬动大效益”理念,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整合项目建设资金三大举措,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一是以堤防等防洪工程为依托,构建碧水畅流、河流安澜的安全行洪通道。二是以河道管理范围为主体,依托水域、岸边带及周边陆域绿地、农田、山林等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生态廊道。三是以滨水游径为核心,串联临水的城镇街区和乡村居民点、景区景点等,带动水系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打造连续贯通、蓝绿融合的滨水公共空间,构建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四是以加快推动“旅游+农业+文化+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河湖水系注入多元功能,系统带动河湖水域周边产业发展,引领形成美丽乡村滨水经济带。

  三、“碧道+水上运动”,构建多业态新发展格局。连南瑶族自治县致力于将原有的稻田鱼文化节、钓鱼活动、龙舟活动、马拉松赛事以及山区瑶族放竹排的传统文俗活动与“碧道+”概念相融合,探索“碧道+水上运动”融合发展新模式,累计在涡水河碧道建设中投入资金2400万元,已建成的涡水河碧道目前已开展的“碧道+水上运动”项目活动包含自然水域河钓大赛、龙舟赛、稻田鱼文化节、马拉松赛事、㕱嗨欢乐世界等。2022年11月,在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名单的通报》中,“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稻田鱼文化节”成功上榜,是连南“碧道+水上运动”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项目,也是清远唯一上榜的特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意义,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碧道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