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今年4月,《江门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行动方案》提出,深入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推动县域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到2025年,农村供水规模化与农村消防管网建设率达到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达到99.5%。
2023年6月20日,江门市水利局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引领,结合农村供水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以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为抓手,以加快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和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护能力为着力点,出台《关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落实县域统管,坚持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率已提前达到95%目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达到99.5%以上。
统筹城乡供水资源
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
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行动方案》提出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在实现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基础上,2023年,江门市还计划投资6.59亿元实施11宗覆盖21万人口的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
江门市按照“以城带乡、能延则延”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地方将周边农村与城市供水管网进行衔接,逐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重点推进开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按照“以乡带村、能扩就扩”的原则,推动新建或改扩建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重点加快新会区万亩水厂扩容改造工程、台山市广海湾湾区联合供水工程、恩平市镇海湾区供水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提高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
台山市广海湾湾区联合供水工程作为江门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将新建大隆洞水库取水工程、大隆洞水厂工程(8万吨/日)、铺设6.89km原水管道、23.57km清水管道等内容,项目概算总投资达5.86亿元,该工程于2022年8月开工,预计2025年10月完工。目前,该项目原水管道工程、清水管道C段工程及大隆洞水厂工程已全面开工,完成管道敷设约8km。
在强化水源保障能力方面,江门市亦下足功夫,结合水网建设进一步做好用水供需平衡分析,科学合理确定水源地。其中,恩平市镇海湾区供水工程以锦江水库和凤子山水库作为水源点,通过两条DN900球墨铸铁管引水至水厂进水口,在恩城街道西安村委会大陂村旧砖厂位置新建自来水厂一座,进一步提升恩平市供水保障能力。截至目前,镇海湾供水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实现长效运行
供水改造,机制先行。
在构建一体化专业化管理体系方面,各县(市、区)将制定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方案,建立有利于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县域统一运营管护体制机制,以自来水公司、水务公司等供水企业为依托,因地制宜实行县域统筹、分区域管理模式。
在健全完善水费收缴机制方面,各县(市、区)将健全水价制度,实行有偿用水,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或阶梯水价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运作模式,江门市将建立农村供水水价调节、同网同价、水费收缴等机制,落实用电、用地、税收优惠政策。
在完善净水工艺方面,各县(市、区)将健全完善水质自检与定期抽检机制,形成统管单位和水厂自检、县级抽检的水质检测监测体系。一些水厂结合扩容改造,采用一系列净水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例如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万亩水厂扩容改造工程采用超滤膜技术,优化净水工艺,建立水质自动监控系统,改造完成后供水总规模达到6万m³/d。截至目前,新会区双水镇万亩水厂扩容改造工程总体工程进度已达75%。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市还将强化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农村供水发展新路径。新会区作为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省级示范县,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以高标准打造样点示范工程,以高品质打造示范宣传工作,以高水平建立健全运行管护工作机制,力争于2024年提前实现“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目标,为江门市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提供“新会经验”。当前,新会区已制定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集中资源重点攻坚智慧化示范建设工作,高标准搭建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智慧管理平台,加快“三同五化”示范县创建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