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深圳“水文化地图”发布会在观澜河湿地公园举行,并发布首批“打卡路线”和“打卡手册”。活动中,广东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张华、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昂、深圳市水务局局长胡嘉东等为深圳市省级水利风景区——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水利风景区和光明湖水利风景区揭牌。
近年来,深圳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创新探索超大型城市河流污染整治新路径,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性、根本性、历史性好转,2022年21个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标、优良比例达95.2%,为深度开发水文化、水经济资源,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基础条件。
在绿美广东全面实施、深圳“山海连城计划”深入推进之际,深圳市水务局深入落实省水利厅关于加速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及省河长办关于开展水经济试点,促进水文化水经济融合发展要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将散落在各处的水景点、水设施、水文化场馆串珠成链,发布了首批贯通江河湖海、彰显人文底蕴、增进民生福祉的深圳“水文化地图”。首批“水文化地图”涵盖了山海生态、历史人文、城市景观、科普教育、田园风光等各类主题,具体包括福田区的“城市绿洲线”,罗湖区的“湖光山色线”,盐田区的“通山达海线”,南山区的“湾区生态线”,宝安区的“海川兴城线”,龙岗区的“客家水岸线”,龙华区的“观古通澜线”,坪山区的“自然博物线”,光明区的“科学生态线”,大鹏新区的“山海生态线”,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美丽田园线”以及“一滴水的旅行”特色线。市民群众可以探索、 步行、 健走、 郊游等沉浸体验,实现在大都市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享得了美”的绿色生活方式,让“水文化”成为这个城市全新的名片。
张华表示,深圳“水文化地图”的发布既是明确新时期水文化发展目标的崭新起点,更是深入推进深圳市水文化水经济繁荣发展的奋斗号角。只有全市上下协同推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深圳“水文化地图”的社会影响力才会更加长久持续,水经济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更加蓬勃活跃。接下来,各区将持续推出深圳“水文化地图”巡展和不同主题线路的打卡活动,也希望社会各界多给水文化发展支招献策,让治水红利最大限度惠及广大市民,共同谱写新时期人水城和谐共生新篇章。
此次挂牌的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水利风景区、深圳市光明湖水利风景区也是首批广东省级水利风景区。其中,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东江取水口水利风景区以深圳两大市外引水工程之一——东江水源工程为依托,建有东江展示馆、思源书吧、帐篷营地等,让社会公众在参观、学习、科普、休闲中,了解和关爱水资源、水生态,感受和体验治水兴水的人文情怀,参与和共创城市爱水、护水、节水的文明行动。光明湖水利风景区作为同时具备“山水林田湖草”六大生态资源的场所,集饮水安全、生态保育、资源联动、城市共享于一体,在大屏障山、大顶岭群峰环绕之下,农田、村庄、大坝、水库、山脉相互交错,组成了一幅中国古典风景画卷。
发布会后,参会者还参观了龙华区“水文化地图”的核心打卡点观澜古墟。观澜古墟因河生渡,因渡建寺,因寺成墟,起源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清末民初,是深圳市现存最为完整的客家风格历史街区,属深圳“四大名墟”之一,曾为宝安、惠阳、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一度享有“小香港”之美誉。近年来,随着深圳纵深推进水污染治理,观澜河水环境大为改善。市民在此亲水乐水的同时,也为观澜古墟重焕生机创造了良好条件。2019年12月,观澜古墟入选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2021年入选广东省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也是深圳唯一上榜的近代商埠开放类文化遗产主题游径,代表了珠三角地区城镇在中国开放进程中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