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流域面积1167平方公里,全长87公里,纵贯深圳、惠州两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受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激增、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河流水质逐渐恶化,水体混浊发臭,市民群众避而远之,河流污染综合治理任务逐步加重。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惠州市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强化统筹协调,推动淡水河水污染攻坚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1月-11月,紫溪断面氨氮、总磷自动监测均值分别为0.651mg/L、0.136mg/L,同比分别下降77.89%、36.15%,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成为聚力攻坚国考、省考断面工作的一大亮点。
一、切实压实河长治河责任
为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尽快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惠州市淡水河市级河长率先垂范,高频次巡河,督促各项重点任务加快落实。惠阳区将淡水河治理列为全区1号工程,调集资源优先服务治水。区级河长一线督导,实行区级河长治河全权全责和“包整治项目、包工作进度、包整治标准、包问题解决、包任务完成”的“五包责任制”,切实发挥区级河长在治河工作中的关键作用。针对淡水河11条支流水质尚未稳定达标的情况,要求水质不达标的支流河长必须由所在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镇长(主任)担任副河长。出台《惠阳区落实区级河长治河工作制度(试行)》及《惠阳区区、镇、村三级河长履职及追责有关制度(试行)》,在赋予河长在项目征地拆迁、项目工程变更、提请干部任免等方面的决策权限的同时,明确区、镇、村各级河湖长问责方式,并将区相关主管部门履行治水职责纳入区委、区政府对相关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考核范围。
二、推进“3+2+1”治水工程
围绕水污染攻坚目标,强力推进“三建、两控、一治”的“3+2+1”治水工程。“三建”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和补水工程。通过新建、扩建及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淡水河流域治污能力从27万吨提升到50.35万吨,新增处理能力23.35万吨,总体满足治污需求;超额完成管网建设任务,2019年以来建成污水管网327.0公里,完成率114.3%;顺利完成生态补水项目,实现惠阳城区污水厂、淡水污水处理厂共15万立方米清净尾水按一定比例向淡水河进行生态调配。“两控”即强化工业与农业面源管控。一是工业管控方面。创新监管手段,通过开展扫楼行动,摸查录入辖区所有工业企业底数和排污信息,实现大数据网格化分类精准管控,成功排查登记全区工业企业3048家;通过安装大数据在线监控系统,对全区79家主要涉水重点企业,实行车轮式地毯式交叉检查执法,有效解决环保执法取证难、监管难等问题,2020年1-11月,共出动10316人次,检查企业3851家,立案处理87宗,查封企业1家,移送公安涉嫌环境犯罪10宗,涉嫌环境违法适用行政拘留13宗。二是农业管控方面。建立三级联防长效监管机制,聘请第三方对非法养殖场航拍排查,发现一家清理一家,严防回潮反弹。同时,积极开展非法养殖场废弃物和粪污塘清理整治,持续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治理粪污塘2个,养殖场点拆后残余污物清理15处。“一治”即推进河涌综合治理。围绕“污水不入河”的目标,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治理,淡水河流域在册入河排污口403个已全部完成治理。按“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原则,巩固已达标河涌治理成效,目前已完成重点支流横岭水、古屋河、丁山河、黄沙河、屯梓河的清淤工作。
三、携手解决跨界河流治理难题
深圳、惠州两市建立淡水河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机制,轮流组织,定期协调解决跨界河流治理难题。去年以来,惠州市级层面与深圳就淡水河治理问题召开两地协调会议6次,区级层面每月召开协调会议1次。同时,两地共享数据,联合执法,共同打击违法行为,2019年上半年两地开展3次联合执法行动,共检查319家企业,发现并交办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企业41家。2020年又开展2次联合执法行动,共检查35家企业(惠州16家,深圳19家),发现17家存在18个问题,立案调查3宗,立案处罚2宗。
四、全力营造爱河护河氛围
一是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为主题,在电视台播放河长制公益宣传片,并开展河长制湖长制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机关和进社区等活动,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爱河护河”宣传单3000余份,横挂宣传标语169条。二是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护河活动,重点对河岸垃圾进行清理,2019年以来,开展42次护河行动,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通过“大手拉小手·共护母亲河”等护河志愿活动,提升市民爱水护水意识。三是树立典型,招募民间河长,印发《惠州市志愿者河长履职指引》,引导更多人加入关爱河湖的行动。去年全市共招募39名志愿者河长,其中淡水河招募4名志愿者河长,通过志愿者河长的示范引领,全市关爱河湖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如今的淡水河一改往日“脏、乱、差、臭”的旧貌,变身成为“水清岸绿”的景观河。河边公园、栈道再次出现了众多市民群众休闲游玩的身影,呈现出一派人水和谐、其乐融融的景象。淡水河治理是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和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以来惠州河湖治理的一个缩影,是继东江一级支流沙河的水质从V类跃升至Ⅲ类后,东江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的新突破。目前,惠州市正在持续强力推进东江流域主要支流的河涌整治工作,东江母亲河将愈发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