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的决策部署,以“品一湖清流,赞海陆山水”为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动碧道建设,带动治水理念升级,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打造新时代靓丽的水生态名片,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高标准打造汕尾市“三江一带”碧道体系格局
为确保碧道建设“高起点”,汕尾市委托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质量编制《汕尾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年)》,做好碧道规划建设顶层设计。以“品一湖清流,赞海陆山水”为主题,依托汕尾独有的水系格局和滨海特色,打造“三江通南海,一带贯两湾”碧道空间布局,规划建设螺河山海生态碧道、黄江红色文化碧道、乌坎福佬古香碧道、滨海蓝色港湾碧道等4条主题鲜明的骨干碧道。近期(2020—2022年)主要围绕4条骨干碧道,打造一批碧道建设亮点项目;中期(2023—2025年)主要水系、城镇的重点河段碧道基本成形,打造人民美好生活好去处的幸福河;中远期(2026—2030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碧道网络;远期(至2035年底)共建成700公里的碧道,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呈现,碧道成为汕尾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高质量建成品清湖省级碧道试点,擦亮红色明珠闪耀湾区
2019年,汕尾市依托品清湖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大潟湖、亚洲第二大潟湖的独特资源优势,以及地处粤东沿海、承载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特色和“广东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全新定位,以“山海河湖碧道连,红色明珠耀湾区”为主题,突出城、河、湖、海要素,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治理理念,将品清湖环湖北岸碧道纳入省级碧道试点,试点总长21.3公里,全省地级市试点总长度第一,更是全省“1+10”省级碧道试点中唯一一个突出滨海特色、体现山、城、河、湖、海系统治理的示范性工程。品清湖碧道试点以河、湖水域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串起沿岸的善美广场、体育中心、沙滩公园、凤山妈祖广场、罗马广场、海上栈道、环品清湖绿道、渔人码头等多种文化景观元素和节点,整体上凸显出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深厚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和全省第二长海岸线等特色优势。目前碧道试点已基本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外来游客观光“打卡”的好去处,示范效应十分显著。
三、构建“一河一主题、一区一特色”碧道网络,全面支撑“融湾强带”战略
汕尾市把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依托水系格局和地方特色,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旅游、绿道、农村“四好公路”等规划,全面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碧道。如:陆河县以螺河干流为主脉,以万全河、书村河、榕江为支脉,依托山水格局,打造“魅力山水”碧道特色主题,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廊道;海丰县以黄江河为主线,向大液河、龙津河、赤坑水等主要支流延伸,以“红色长廊”为碧道主题特色,构建爱国主义传承的红色长廊;汕尾城区依托独具特色的品清湖,打造环品清湖碧道,以“活力宜居”为主题特色,建设连接新老城区的活力宜居廊道;红海湾区以白沙湖为核心,以“滨海风光”为主题特色,构建滨海生态的蓝色长廊;陆丰市依托红色文化、古色文化,以螺河、乌坎河为主脉,以金厢溪、鳌江等独流入海河流为支撑,打造“溯古追今”的碧道主题特色,建设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古今廊道;华侨区以日落坑河、港仔溪为主线,以“友谊之道”为主题特色,建设侨乡宜居的共享廊道。
下一步,汕尾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市委、市政府“三大行动”和“五城联创”工作部署,全面加快碧道建设,发挥粤东沿海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及人居环境福祉,实现“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