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半岛是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是深圳的“生态特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后花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省委、省政府提出高质量规划建设万里碧道以来,深圳市把握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以“山海逍遥,鹏城生境”为主题,坚持与国际理念接轨、与自然景观相融原则,开展16公里大鹏海滨碧道规划建设,其中杨梅坑示范段520米已于2020年劳动节前建成开园,打造了一条海天一色的滨海休闲湾,为市民游客提供生态优美的滨水亲水公共空间。
一、结合“5+1”建设任务,打造国际一流滨海名片
大鹏海滨碧道是广东省珠江口“环湾滨海碧道”中的重要一环,工程全长16公里,包含6段海堤,分别是杨梅坑段、东山段、月亮湾东段、鹏城东段、沙鱼涌段与官湖东段。项目结合广东万里碧道“5+1”建设任务,以及海滨碧道的功能定位、建设思路,以建设安全、生态、和谐的具有湾区特色城市防潮(洪)屏障为总目标,践行“基于自然”的生态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实施“防潮、生态、海绵”三重海岸防护体系。以防洪安全为基础,通过衰减波浪、减少海蚀和增强沉积,构建富有弹性的外部防护系统;以生态保育为支撑,通过最少的人工干预,构建连续贯通的滨海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的山海生态系统;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根据6段海堤的资源特色,打造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以及生活休憩于一体的海岸景观与游憩系统,使大鹏海滨碧道成为海洋风光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的滨海鱼乡,山海田村交相辉映的休闲场所,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相融合的旅游服务半岛门户,助力建设“山海筑梦、美丽大鹏”的城市名片。
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多功能休闲滨海漫道
大鹏海滨碧道周边有高耸巍峨的七娘山、水清沙幼的官湖沙滩、千姿百态的杨梅坑礁石滩以及古色古香的大鹏所城,是深圳市最具浪漫气息的滨海休闲带之一。大鹏海滨碧道通过融入山海资源、古城文化等,将绿道、滨海景观带等有机串接起来,营造舒适宜居的滨水空间,结合春季开展的大鹏清醮、麒麟舞节、天后祭祀庆典、鱼灯舞节、国际生态珊瑚礁节,夏季开展的生态种植节、国际攀登节、龙舟赛,秋季开展的大鹏泼水节、国际户外运动、客家山歌节、丰收渔季,冬季开展的半岛美食节、疍民文化节、草龙舞节等,打造全季节的多功能多主题活动场所、本土及国际级综合活动场所、山水资源和生态教育活动场所,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亲近自然、放松身心、漫步赏景,成为深圳文化展示、休闲度假的新舞台。
三、探索滨海碧道模式,建成高质量魅力地标
大鹏海滨碧道彰显了广东万里碧道具有的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其打造的杨梅坑示范段全长520米,秉承滨海碧道“先行示范,样板引路”原则,通过建设满足复合功能需求的高质量碧道地标,探索滨海碧道模式和建设经验。在功能设置上,兼顾了休闲、旅游、文化等要素,系统解决防潮安全、生态保育和环境品质提升等问题。在空间布局上,通过设置复合型海堤、组合式消浪设施以及复合型国际滨海景观,采用多维度、多组合、多功能的设计手法挖掘并强化山海特色,打造沙滩花园、亲水平台广场等节点,营造安全可靠、景观优美、人水和谐的精品海岸线,为游客和沿岸居民提供可赏可玩的亲水空间;同时,通过建设驿站等设施,为市民游人驻足小憩时提供阅览、零售等公共服务,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推动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使大鹏海滨碧道成为展示“杨梅焕新,滨堤俪景”的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接下来,深圳市将进一步优化设计,高标准高效率推进余下约15公里大鹏海滨碧道建设,构建“通山达海、环湾魅力”的游径体系,打造彰显都市风光、精彩纷呈的国际级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