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集锦 > 专题回顾 > 2019年专题 > "广东万里碧道进行时"专题 > 他山之石
  • 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完美融合 ——记杭州长桥溪生态湿地公园

      一.我国湿地的发展现状

      “湿地”是由英文“wetland”翻译而来的。湿地顾名思义指潮湿或有水的土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

      湿地不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具有富足的矿物资源,同时还可以很好的调节环境,生态效益良好。根据湿地种类的不同,其作用大致可概括如下:提供水资源和水能源、调节局部小气候、涵蓄水源、促淤造陆、降解各种污染物、保护物种多样性、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等资源。

      俞孔坚等学者(2002)认为城市湿地公园指的是利用自然湿地亦或人工湿地,借鉴应用湿地生态学原理以及湿地恢复技术,模仿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景观、生物、生态演进过程等进行规划设计、营建和后期管理的绿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融合自然生态景观、园林景观等要素为一体的绿色空间,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生态、景观、游览、休憩、科普教育、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从城市发展演化的漫长历史角度来看,湿地地貌是城市最重要的选址立地条件,依托河流、湖泊湿地建立城市是一条普遍规律,城市湿地因此与城市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我国历史久远的江南园林似乎可以证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是最早进行城市湿地景观设计和营建的国家。

      20世纪20年代,面对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国外一些学者从保护自然景观出发,提出了将城市绿地设计成接近自然的植物环境和植物群落,即建立城市生态公园。随后,荷兰、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建立起一些城市生态公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地各部门对于湿地保护利用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异军突起”。

      由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特性,不仅对于传统美学,例如水景、植物景观有着与生俱来的美学追求,而且对于游憩的舒适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湿地原生生态环境下的植被特征并非是公园内由人工配置的、符合人们审美的湿地展示性景观,而是具有原始植被种群特征,例如充满浮水、沉水植物的自然发生的富营养化状态。而人类对自然风景的喜好更倾向于公园式的有草坪的开放大水面,并非是具有最高等的野生种群栖息结构及种群多样性丰富的环境,如何以传统美学的视角营造生态性公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640.jpg


      二.长桥溪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实践

      杭州长桥溪发源于莲花峰,是西湖四大源头之一,溪水自南向北流入西湖。若干年前,这里是一条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水质为劣五类的溪流,大量的露天粪坑等地表污染、人为污染等原因使这条溪水严重富营养化,污水总量占据了流入西湖污染物的三分之二。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作为重要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联想。如何使污水横流的长桥溪“变成”汩汩清流是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长桥溪流域的地形复杂、农居建筑散乱无序,雨污难以分流,不具备截污纳管的条件。公园选用了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双管齐下”来实现长桥溪的水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系统的净水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生态过程,为造园的艺术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利用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将水生态修复技术与传统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使原本污染严重的长桥溪水得以“重生”,并且营造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人称“小西溪”。长桥溪湿地公园建成后,成功采取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与人工湿地的建设巧妙结合的模式,使得科学净水技术与园林造景艺术巧妙结合,这一创造性的设计在国内尚属首次。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设计建造沿着水生态修复过程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艺术。


      1.生态修复设计

      城市公园为密集的城市空间提供有限的绿色环境,如何实现有限空间的效率最大化是每一位风景园林师都面临的问题。与常见的敞开式污水处理系统不同,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采用了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其主体部分建造在地下7m处,节省空间的同时起到了保温作用(冬季效果尤为明显),既加强了处理效果,又节约了主体结构的投资,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大大降低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异味对环境的影响;而地上部分与园林造景结合,起坡建亭,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公园的立面中心。流域内的污水利用自然廊道收集起来并随重力输送至处于下游的1000m 水质调节池,之后被泵送到上游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途径得到净化。

    640 (1).jpg


      2.公园的“理水”艺术

      “水”这一要素在中国造园中,一直具有主体的地位和核心的作用。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造园艺术特色和造园技术重点自然集中体现于“理水”。公园通过独具匠心的规划布局,将地表人工湿地系统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湿地景观。经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再生水进入地表人工湿地系统,根据水生态修复的需要,综合考虑水面面积、水体深度、停留时间等多种因素,确定采用湿地系统中的自由水面湿地系统(敞流型)。充分利用该地块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按照湿地串联系统的原理及要求设计公园水系的水深和水体形式,依地势高低从南至北依次建成“菬颖池”(初级人工湿地)、“挹清池”(多级曝气区)、“浣碧池”(二、三级人工湿地) 、“濯缨池”(山洪水沉砂池区)。“菬颖池”水深约40cm,水景以漫滩为主,配置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这里既是景观水系的源头,又初步吸收、利用、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水流经“挹清池”的多级跌水,水体含氧量增加,更具活力;“浣碧池”水深约40~90cm,水生植物配置以沉水植物为主,对流入的水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处理。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特别与地表根垫层及节根上生物膜相接触,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得到净化。这些景点自南向北串起一条天然过滤线,进一步提升经污水处理系统净化的出水水质。

      在充分发挥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同时力求艺术性,水体平面设计亦收亦放,配合地势与景观的变化,“延而为溪,聚而为池,落水为瀑”,使“理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弯窄的水道串联起各个池体,水流在其中蜿蜒流淌,池水宁静内敛,溪水灵动活泼,一静一动,各自性格鲜明、相映成趣。瀑与溪是2种不同形式的动态水体,各具其趣,然而瀑的动感较溪更为强烈,往往成为醒目的景致焦点。一般而言,城市公园造景上瀑的出现要较池、溪为少。地势高差是作“瀑”的必要条件,而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地势落差,为其造“瀑”提供了良好条件。基于地势高差较小,公园因地制宜的“片落”式多级人工跌水,既达到了曝气目的,又具形式美感,营造出空灵澄澈的意境。

      水际岸汀的构成及其处理,是塑造水体形象的关键及重要手段。公园池岸采用缓坡自然延伸入水,种植固土地被、水生植物,既可防止水土冲刷、截留污染物,又营造了阔水低岸的自然意境。此外,利用岛、桥、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对大水面进行合理分割,增添意趣。聚散有致、既分又合的水体变化,形神兼备地表现了自然湿地烟水迷离、清净幽邃的气氛。


      3.水生植物的配置

      水生植物在生活型式上分为挺水、浮水(包括漂浮和根生浮叶)和沉水3类,它们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具有固化底质、降低水体营养盐和污染物浓度、抑制藻类生长、净化和稳定水质、为动物提供饵料和栖息场所(繁殖和隐藏等)、维持高的生物多样性、美化景观等重要功能,是形成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参考国内外水生态修复资料,根据长桥溪流域内的水文地貌等条件,遵循适地适种原则,大量应用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人文景观条件,耐污净化能力强,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突显湿地的独特景观;同时,考虑了水生植物的生活史以及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使得湿地内一年四季均有水生植物覆盖。挺水植物主要选择了水毛花、黄菖蒲、再力花、芦竹、芦苇、千屈菜、野茭白、香蒲、水竹、泽泻、慈菇、石菖蒲、荷花等,浮水植物有睡莲、田字萍等。沉水植物选择了黑藻、金鱼藻、苦草、菹草、狐尾藻等。同时结合乔木、灌木、地被进行绿化配置,尽力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四季景色因时而异,野趣天成。

    640 (2).jpg   


      4.其他造园艺术

      1)空间布局。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上方建有“澄观亭”,此处地势最高,登亭远眺,尽览全园美景。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坚持简远、疏朗的布局原则。水岸线力求简远,水域聚散自如、富于变化,总体布局讲求起承转合、疏密有致、轻重急徐的韵律,呈现清水涟漪、林茂花繁、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游人身处其中,既能直观体验水生态修复的全过程,又能欣赏独特的湿地景致。而以灌丛和乔木组成的绿化缓冲带将整个公园围合起来,界定出一个既开阔又相对独立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噪声、污染等外界影响,又在玉皇山路西侧形成绿色廊道,丰富了城市道路景观。

      2)建筑风格。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由连绵曲折的池体贯穿始终,自然而纯净。园内建筑必然要结合水体,彼此配合, 相得益彰。因此建筑设计上,力求天然质朴而又别具一格,亭榭廊轩, 临水而倚;石桥卧波,轻盈飘逸;曲桥凌驾,湖波倒影,别有情趣。为使全园景观有连续性,园内的亭、廊、花榭、管理间、厕所等建筑均采用统一风格,造型自然简约,以原色防腐松木饰面,镶嵌于宁静的池边或点缀在繁花绿树中,形成该园自然淳朴的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3)农居整治。公园西侧的南山村阔石板农居点原本住宅建筑风格杂乱、环境脏乱差、各类管线杂乱架空,西湖山地民居的文化特质已面临湮灭危机。在公园建设同时,结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建设,对农居点同步实施了整治改造,实施了拆违清障、建筑立面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管线“上改下”、疏通农居点内道路等内容,提升居住质量,突出文化内涵,整治后的农居粉墙黛瓦、秀丽清雅,体现了西湖山地民居的独特人文风貌,与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自然景观内外呼应,相得益彰。


      5.效益评价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04年6月动工,同年12月竣工;二期于2008年9月开工,2009年5月竣工。公园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成为了集生态、观赏、休闲、科普教育和水生态修复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公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污水日处理量约1 000~1 500m ,雨季可达3 000m ,运行管理简便,节省能耗,处理成本约为0.91元/t。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公园建成后长桥溪的入湖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从原来的劣Ⅴ类水跃升为Ⅲ类水,水中溶氧增加近一倍,大大提高了水体的活力,从而为生物的生长、代谢以及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2006年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评定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2010年先后荣获“浙江省景点建设佳作奖”和“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污水净,鱼凫生,芜乱去,美景出。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除了调节区域小气候、维持碳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同时提供了清幽宜人的游览休憩场所。如今,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花红草绿、鸟飞蝉鸣,各种植物争芳斗艳,碧波流水乐声潺潺,绿树清水相互映照,池中睡莲含苞欲放,令游人、居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由于环境的变化,不但使原住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也使村民发展茶楼、农家餐饮等休闲旅游的愿望成为了现实,农家茶楼从无到有。据统计,至2009年南山村已有近20家农户从事与茶和旅游休闲有关的经营。与此同时,环境改善也刺激、带动了周边宾馆、饭店等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技术方法科学化是造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同时,只有通过对所有造园因素进行透彻地分析,充分的理解,才能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独特的理念、构思。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在小流域分散性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有机结合方面作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其“生态优先、因势利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成功的技术经验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为我国小流域污染整治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