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集锦 > 专题回顾 > 2019年专题 > "广东万里碧道进行时"专题 > 工作进展
  • 广州累计建成碧道超过800公里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决策部署以来,广州市河长办及时响应,2019年至今,全市已累计建成碧道超过800公里,水清岸绿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如今,广州围绕“理想水生活”,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千里碧道,为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广州提供有力支撑,形成可资借鉴的“广州碧道样板”。

      统筹水环境治理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广州碧道建设打破传统水利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和单一的建设模式,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坚持水岸共治,推动多部门协同发力,系统推进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等五大任务建设。

      如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进碧道沿线三线整治及滨水道路更新改造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将碧道建设纳入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加强碧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创建了6条“不忘初心红色之旅”旅游精品线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进碧道节点“小项目大师做”和二沙岛碧道贯通工程;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开展临江大道绿道提升和洲头咀公园改造等。

      万里碧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坚持生态优先,碧道成为青蛙自由跳动、鱼儿自由游动、鸟儿自由飞翔的生态家园,成为寓教于乐、怡人乐居、动物友好、物种丰富的自然课堂,如水声涌碧道生态湿地布设鸟屋、白云湖碧道利用石井河泵站(船闸)打造“云水一方——白云湖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碧道规划建设在解决河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基础上,注重以连续贯通的慢行系统建设为载体,将原来被工厂、小区、个人占用的河岸腾退出来,变成公共绿色开敞空间,并串联滨水公园、景区景点等,打造高品质滨水休闲带,实现还水于民、还岸于民,如荔湾区珠江后航道(聚龙湾段)碧道通过活化改造旧粮仓打造城市展厅。

      在重要节点结合居民集中区域,考虑居民休闲、健身、文化交流、观赏等功能,为老百姓提供一条品味文化、走近健康、远足自然的优质滨水通道,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好去处,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坚持因地制宜

      打造智慧化碧道管理

      碧道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长远”的民生工程,将碧道纳入当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体系,构建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管护机制,落实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管护经费。

      广州立足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发展基础、河湖水系特点和环境问题,在原有绿道及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碧道建设与水道、绿道、古驿道、通风廊道等多项线性绿色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融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振兴、水利风景区、海绵城市等多元要素,根据各区实际和财力,以水为线,串联河湖沿线特色资源点,逐步完善城市滨水空间配套服务设施,为市民创造更多滨水活力空间。

      以水为景,聚焦滨水空间景观营造,全面推动碧道建设区与协调区景观优化,带动城市形态提升。以水为脉,打造各具特色的碧道网,既讲好珠江故事,建设骨干特色碧道,又突出特色河湖,打通碧道建设毛细血管,点亮羊城特色,成为多元文化交融交流展示的人文纽带,打造广州理想水生活。

      同时,积极探索碧道智慧化管理。一方面,通过搭建智慧管理平台,制定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对城市部件与城市事件实时、动态的管理,更为有效地处理碧道突发事件。另一方面,通过运用互联网云技术,倾力打造“有声碧道”和“明珠管家”小程序,借助视、听媒介,融合视、听体验,提供景点介绍、语音播报、碧道资讯展示、交通查询以及服务设施查询等功能,实时畅享碧道的高颜值、畅听碧道的深刻内涵,向公众展现广州碧道独特魅力。